刘先宝教授:TEER临床路径-二尖瓣钳夹的手术流程

浏览量:4659
导语

TEER(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已成为治疗二尖瓣反流最主要、最广泛认可的方法,其在全球范围内备受推崇。手术操作的过程需要有步骤、按程序进行,方能最大程度地确保患者的安全并获得更优的预后。由于二尖瓣反流机制与解剖结构错综复杂,无形中增加了TEER手术的难度,术中操作流程纷繁复杂,且要求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近几年,我国TEER在经过专家学者们的不懈付出和努力下,使该项技术飞速发展,并逐步实现了TEER应用的安全性、科学规范化以及广泛推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刘先宝教授在TEER领域经验丰富,他在7月北京瓣膜论坛会议中详尽阐述了二尖瓣钳夹的手术流程,并分享了珍贵的经验。

 

二尖瓣钳夹的手术流程非常关键,从股静脉穿刺到手术结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共分为十个步骤。

 

 

一、股静脉入路穿刺

右侧股静脉入路是最常使用的血管入路,经验要点:

1.穿刺在股骨头层面;

2.采用血管超声引导下穿刺,以提高成功率和安全性。

 

 

二、房间隔穿刺

此步骤要特别注意穿刺点跟二尖瓣环的位置关系,为达到要求,穿刺点应该偏高偏后一点,建议使用超声从三个维度来确定。

 

第一个维度:从双心房上下腔切面角度,观察穿刺点与卵圆窝的位置关系,一般穿刺点应该在卵圆窝膜部与肌部的交界口往下一点;

第二个维度:从大动脉短轴切面角度定前后,穿刺建议偏后一些;

第三个维度:从四腔心切面角度确定穿刺点离二尖瓣环的工作高度,一般为4.0-4.5cm,根据病变与器械的不同,穿刺的高度也有所不同。

 

 

房间隔穿刺成功后,冲洗导管,测定左心房压力,静脉肝素化,ACT维持在250~300s为宜。沿穿刺鞘把导丝送入左上肺静脉,交换为超硬导丝后退出房间隔穿刺鞘。

 

三、SGC(可操控导引导管)置入左心房

SGC置入之前,先用20F或者22F的内芯来扩张,操作时小心,以免损伤血管。之后沿导丝将SGC送至左心房,固定SGC,保留导丝,先将SGC扩张导管回撤到导管内,确认SGC位于左心房内,再撤出内芯,保证内芯到达Mark点,抽出导丝。抽出导丝过程要注意排气,可用50 ml螺口注射器负压吸引SGC,防止气体进入左心房。

 

然后通过SGC监测左心房压力,对比操作前后的数据,做到心中有数。

 

四、CDS置入左心房并调整夹合器位置、方向、轨迹

调整CDS(二尖瓣夹导管输送系统)蓝线和SGC蓝线对齐,把CDS缓慢送入SGC,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借助超声引导,以便清晰地观察到夹合器的整体形态,尤其是其前端与心房壁之间的位置关系。送入过程缓慢前行,到达左心房时,TEE指引将CDS送入左心房,直到SGC的末端标记位于CDS两个标记的中间骑跨(straddle)。

 

 

CDS达到或接近Straddle位置后,使用CDS的M键慢慢弯向二尖瓣瓣环。这一步骤可与前一步相结合,根据术中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务必在超声引导下轻柔缓慢地操作。

 

 

一旦夹合器弯向了二尖瓣,接下来调整夹合器的方向和位置。夹合器与二尖瓣环的位置有四要素①夹合器要放置在反流最为严重的位置;②orientation,夹合器的定位必须准确;③trajectory,夹合器的行进轨道要设置正确;④alignment,夹合器夹壁方向须与瓣叶闭合的方向保持一致。

 

 

调整夹合器轨迹垂直于二尖瓣瓣环前进,此处注意一个小细节:一般需要在心房附近预先调整好轨迹,并释放张力。

 


 

五、夹合器进入左心室

缓慢将夹合器送入左心室,确保夹合器不会出现向内侧或者外侧的偏向点头或者抬头运动,运动轨迹垂直于瓣环且平行于左心室长轴;对于交界或1、3区病变,夹合器两臂打开的角度不宜过大,一般在0°~60°进入,防止缠绕腱索;到达抓捕位置后,在3D影像上微调夹合器轴向;如需较大调整,将夹合器翻转后退回左心房重新调整方向和位置。

 

六、缘对缘钳夹

夹合器进入心室不可太深,让前后瓣叶稳稳地坐在夹臂上,再放下夹合器。记录长心动周期 TEE影像,以便后续确认夹合瓣叶长度。放下夹合器后缓慢关闭夹合器,动作需谨慎小心,适当向左心室移动,及时释放张力。

 

 

七、钳夹后评估和调整

评估内容包括:残余二尖瓣反流的评估、瓣叶钳夹长度的确认(至少为7 mm)、钳夹后二尖瓣口跨瓣压差(如果>5 mmHg,考虑更换夹合器型号或移除夹合器)、肺静脉逆流的测量、瓣叶钳夹的稳定度(瓣叶活动度,组织桥、夹合器位置及活动度)。

 

八、导引鞘系统撤出

确认夹合器固定良好、效果满意后,可释放夹合器,在TEE和X线指导下小心退出CDS,避免损伤心脏组织。

 

九、手术结束前综合评估

手术结束前做好评估,包括:血液动力学评估、残余二尖瓣反流评估、瓣叶钳夹稳定度评估 (瓣叶活动度,组织桥、夹合器位置及活动度)。如果评估结果不佳,可能需要置入第二个或更多的夹合器。

 

 

十、闭合血管通路

闭合血管通路建议使用ProGlide血管缝合器,注意先将所有输送系统以及血管鞘推出后,再进行体外8字缝合。

 

相较于TAVR,TEER手术更为安全,然而其精细程度却远超过前者。TEER手术中需要注意多个关键细节,这些细节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预后。完美的TEER手术不仅需要遵循标准流程,更需要一定的经验学习和积累。相信在前辈的带教以及TEER临床路径2022的推广下,我国TEER必将实现质的飞跃,进一步提升我国二尖瓣反流诊疗水平,并为患者的预后带来更大改善。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不断努力,共同书写TEER事业的辉煌篇章。

 

 专家简介 

刘先宝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中华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曾多次留学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擅长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的经导管介入治疗,协助学科和王建安教授在国内领先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指导欧洲、南美、亚太地区4个国家7大中心以及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手术。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