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合并房颤患者卒中评估:有何不一样
CHADS₂和CHA₂DS₂-VASc评分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种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预测模型,其中CHA₂DS₂-VASc评分在低危患者中更加细化分层,在高危患者中也具有评估价值,目前多被推荐采用,但CHA₂DS₂-VASc评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肿瘤合并房颤患者卒中的评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启明教授,在近期一次会议中通过回顾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给予了指导性建议。
房颤卒中风险评估1990年代末期基于小规模队列研究,此后在更大人群的研究中得到精炼及验证,2006年首次被指南采用。CHADS₂评分在中危患者的预测价值较低(c-statistic 0.58)。CHA₂DS₂-VASc评分自2010年ESC指南提出后得到广泛应用。
关于房颤患者的卒中评估,2021年EHJ杂志对患者是否为瓣膜性房颤进行甄别。
CHA₂DS₂-VASc评分的局限性:
1.未区分房颤类型,已有研究证实持续房颤较阵发房颤有更高的卒中及TIA发生率。
2.未考虑一些生理因素对房颤卒中的影响,如左房大小、左心耳形态以及导致房颤相关卒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左房血栓。
3.可以很好识别真正低危的患者,但识别和区分真正高危以及老年患者的能力稍差。
TIMI-AF评分
根据ENGAGE AF-TIMI 48研究推断出TIMI-AF评分,用于预测临床净获益(包含应用华法林和NOAC患者的致残性卒中、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或全因死亡率)。
在426例单中心回顾性非瓣膜病性房颤的研究中,TIMI-AF评分优于CHA₂DS₂-VAS、SAMe-TT₂R₂和HAS-BLED评分。
ABC-stroke 评分
由年龄(Age)、生物标志物(Biomarker)和临床病史(Clinical history)组成。
利用年龄、NT-proBNP、hsTnT和卒中/TIA病史构成的ABC-stroke评分,预测房颤卒中/系统性栓塞的能力优于CHA₂DS₂-VAS评分。
近年研究关注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因素。
肿瘤合并房颤的流行病学特点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癌症治疗期间患者房颤发生率在2%-16%之间,主要包括首次诊断房颤或阵发性房颤复发两种形式,65岁以上和(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更大。此外,房颤的发生率也和癌症手术有关,房颤在肺癌手术患者发生率最高,从6%-32%不等;其次在进行非胸部外科手术的患者中也有发生,例如结肠切除术后房颤发生率在4%-5%不等。许多抗肿瘤药物都与房颤的发生及复发风险增加有关。开始接受癌症治疗后不久、治疗后数周、数月都有可能发生房颤。
肿瘤合并房颤的病理生理机制
2020年ESC房颤管理指南发布,其中关于房颤的危害我们也耳熟能详,房颤七宗罪有脑卒中、心衰、认知功能下降、住院、生活质量下降、抑郁和死亡。
肿瘤合并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增加
与单纯肿瘤和单纯房颤的患者相比,肿瘤合并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显著增加。
与单纯房颤患者相比,肿瘤合并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增加5.2%。
男性CHA₂DS₂-VASc评分1分或女性2分的肿瘤合并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显著高于男性CHA₂DS₂-VASc评分0分或女性1分患者,提示CHA₂DS₂-VASc评分在肿瘤合并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中仍然有效。
男性患者CHA₂DS₂-VASc评分0分或女性1分的肿瘤合并房颤患者,与单纯房颤患者相比,血栓栓塞风险明显增加。肿瘤合并房颤患者使用CHA₂DS₂-VASc进行卒中风险评估,预测效果劣于单纯房颤患者,提示CHA₂DS₂-VASc评分可能低估肿瘤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
2022ESC指南更新了肿瘤合并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建议。
肿瘤患者中CHA₂DS₂-VASc评分尚未得到广泛的验证。肿瘤合并房颤患者的CHA₂DS₂-VASc评分的预测值低于单纯房颤患者,但同时根据CHA₂DS₂-VASc评分合并癌症的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也逐渐增加(从每年0.9%到每年8.9%)。
CHA₂DS₂-VASc评分的应用范围不是识别高危患者,而是识别可避免抗凝治疗的低危个体。
房颤的临床模式(即首次发现、阵发性、持续性、长程持续性、永久性、术后)不应影响肿瘤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栓预防适应证,而2020年指南中对于单纯的房颤不推荐此观点(Ⅲ,B)。
具体到某一种肿瘤来说,对于卒中风险的评估还应考虑肿瘤相关的卒中高危因素:如肿瘤类型、分期、抗肿瘤药物和血栓栓塞或出血风险的不断变化。
肿瘤相关卒中风险包括:1.感染;2.放疗,如定位于颅内外血管的放疗;3.肿瘤直接作用,如动静脉侵犯、窦静脉血栓形成、软脑膜转移、瘤栓、血管压迫,肿瘤床水肿,肿瘤内出血,血管内淋巴瘤病;4.化疗药物,如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顺铂、L-天冬氨酸酶、雷洛昔芬/抗雌激素药物、雄激素剥夺治疗、骨髓清除处理,吗啡;5.创伤性操作,如腰椎穿刺、鞘内化疗、开颅手术、手术切除、支气管镜手术;6.辅助疗法,如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生长因子。
肿瘤相关的卒中高危因素识别如下所示:
肿瘤合并房颤患者使用CHA₂DS₂-VASc进行卒中风险评估,其效果在肝癌、肾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中评估效果更差;胰腺癌(2.8%/年)、乳腺癌(2.6%/年),和子宫癌(2.6%/年)发生卒中的风险更高。
除CHA₂DS₂-VASc评分外,抗肿瘤治疗,血脂异常,和肾脏疾病也可增加肿瘤患者卒中风险。
肿瘤合并房颤患者应该考虑使用CHA₂DS₂-VASc评分评估卒中及系统性栓塞风险,但同时需考虑到该评分可能会低估肿瘤患者实际的血栓栓塞风险。指南中提到,肿瘤合并房颤患者中,男性CHA₂DS₂-VASc评分0分或女性1分患者仍可考虑进行长期抗凝治疗(Ⅱb,C)。此外,我们还应建立肿瘤科/心内科MDT团队,根据肿瘤类型、分期、抗肿瘤药物、血栓栓塞或出血风险的不断变化,调整抗凝策略。
专家简介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