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mm房缺行纯超声引导可降解封堵:术后6个月随访效果良好#MemoSorb

浏览量:2628

患者信息

患者:男性,29岁。

主诉:反复头痛、头晕7年。

超声描述:右心增大,左心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壁各节段厚度正常,运动欠协调,收缩幅度正常。房间隔中部回声脱失约18x16mm,缺损紧邻主动脉后壁,主动脉对侧残端长7mm,缺损距二尖瓣环15mm,距上腔静脉5mm,距下腔静脉12mm,房间隔总长约45mm。

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II孔型房间隔缺损(中央型),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临床策略

术中复测及封堵策略:术中超声复测缺损大小为22mm(加软缘),经综合评估后,选择BDASD II-28可降解ASD封堵器施行介入封堵术。

 

术中操作

 

详细手术过程见(病例2):

全球首创!全国首批可降解ASD封堵术在纯超声引导下成功开展2例

 

 

 

 

 

术后即刻超声评估

 

封堵器形态良好,无残余分流。

 

四腔心切面

大动脉短轴切面

 

剑下双房心切面:无残余分流

术后1个月随访

超声描述

右心房室较术前回缩,左心内径正常。左室壁各节段厚度正常,运动未见明显异常。房间隔中部探及可吸收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与周围房间隔组织连续完整。室间隔延续完整。各瓣膜形态,结构,启闭正常。心包腔未探及液性暗区。

多普勒提示房水平分流消失。二、三尖瓣微量反流。

组织多普勒: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正常范围。

 

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可吸收封堵器术后,房水平分流消失。

 

术后2个月随访

超声描述

各房室腔内径正常范围。左室壁各节段厚度正常,运动未见明显异常。房间隔中部探及可吸收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与周围房间隔组织连续完整。室间隔延续完整。各瓣膜形态,结构,启闭正常。心包腔未探及液性暗区。

多普勒提示房水平分流消失。三尖瓣微量反流。

组织多普勒: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正常范围。

 

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可吸收封堵器术后,房水平分流消失

 

术后3个月随访

超声描述

各房室腔内径正常范围。左室壁各节段厚度正常,运动未见明显异常。房间隔中部探及可吸收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与周围房间隔组织连续完整。室间隔延续完整。各瓣膜形态,结构,启闭正常。心包腔未探及液性暗区。

多普勒提示房水平分流消失。三尖瓣微量反流。

组织多普勒: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正常范围。

 

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可吸收封堵器术后,房水平分流消失。

 

术后6个月随访

超声描述

各房室腔内径正常范围。左室壁各节段厚度正常,运动未见明显异常。房间隔中部探及可吸收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与周围房间隔组织连续完整。室间隔延续完整。各瓣膜形态,结构,启闭正常。心包腔未探及液性暗区。

多普勒提示房水平分流消失。三尖瓣微量反流。

组织多普勒: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约12.6cm/s。

 

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可吸收封堵器术后,房水平分流消失。

 

病例小结

 

本例为全国首批纯超声引导下可降解房缺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案例。术前超声提示房间隔中部回声脱失约18×16mm,术中超声复测缺损实际大小为22mm(含软缘),最终选择BDASD-II 28规格封堵器进行封堵。术中采用超声导丝过隔,超声导丝头端梭形显影清晰,兼具加硬导丝功能,输送鞘可沿着超声导丝送入左心房,大幅降低操作难度,减少器械交换。术后即刻超声显示封堵器盘面稳固贴壁、成型良好,即使面对软缘缺损仍能实现稳定夹持,未见残余分流

 

术后1、2、3、6个月随访结果令人振奋,可降解房缺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稳定夹持在房间隔两侧,与周围组织融合完整,房水平分流完全消失。术前右心有增大,1个月随访时右心房室较术前回缩,后续随访各房室腔内径已恢复正常范围。该结果不仅验证了可降解封堵器在大型软缘房缺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更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循证依据。未来我们将持续规范随访,进一步验证其长期疗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团队首创的无放射线经皮介入技术与可降解封堵器,双剑合璧,开启了“无辐射、无残留”的绿色治疗新时代。未来,这一创新组合必将惠及更多患者,推动先心病介入治疗迈向更高水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团队首创的无放射线经皮介入技术,通过单纯超声引导器械从外周血管进入心脏,远距离操作器械治疗心脏病。实现了“不开刀,无放射线,甚至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治疗心脏病”。目前团队可以通过无放射线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律失常等多种复杂手术,还实现了手术车上门手术、机器人远程手术。该技术不但消除放射线等医源性损伤,而且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将心脏手术从要到大城市、大医院找大医生做的“重大手术”转变成“门诊手术”,甚至“上门手术”,为医疗资源贫瘠的国家和地区解决了致命的可及性问题。高度契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对人类生命健康保护的呼吁。目前,该技术以“降低成员国医疗服务能力差异”的巨大贡献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科技创新奖”被联合国评选为全球推广的医疗项目,获得联合国资金及全球体系的支持,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推广,服务国家战略,惠及全球民生健康福祉。

 

2024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在庆祝建国75周年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之《国之重器》篇章中将“超声引导心血管病介入技术”作为大国重器的杰出代表进行展示,充分彰显了阜外团队凭借中国技术促进民心相通,有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专业实力。团队已经到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等30余个国家开展现场手术并传授中国技术。

 

创新科技引领,守护心脏健康。相信,随着本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团队将继续以底层方法学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全球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并以守护患者心脏健康的理念,惠及全球民生健康福祉,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End-

 

可降解学苑精彩内容
 

经胸超声引导应用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成功治疗房间隔缺损合并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积厚成势 走实向深|《可降解学苑》专栏2025年上半年精彩荟萃

术后1年随访|MemoSorb可降解封堵器治疗14.4mm长隧道PFO病例分享

 

扫码观看可降解学苑精彩内容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16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