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岩教授:房颤急性期处理的抗凝策略
急性房颤发病急、病情复杂,需要给予积极、全面的抗凝方案。在近期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心脏大会(CHC)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梁岩教授作“房颤急性期处理的抗凝策略”学术分享,医谱学术特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供临床医生参考。
房颤急性期处理的抗凝策略[1-3]
1 无论是否具有栓塞危险因素,无论房颤持续多长时间,只要有转律可能的患者,都建议抗凝。
2 无论采用节律或室率控制策略,只要有栓塞危险因素患者,都建议抗凝。这些患者人群包括:
1) 机械瓣置换术后,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华法林抗凝);
2) 具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非瓣膜病患者(通过CHA2DS2-VASc评分评估风险);
3) 有其他抗凝指征的房颤患者(如合并体循环栓塞、肺栓塞、心腔内血栓等)。
3 房颤卒中预防,无论单抗还是双抗血小板治疗,均不推荐使用。
卒中和体循环栓塞的临床风险评分
推荐房颤患者基于CHA2DS2-VASc评分进行卒中风险评估。
CHA2DS2-VASc评分
相比于2016年ESC房颤指南,2020ESC房颤处理指南对CHA2DS2-VASc评分有几处更新:
1)在“C: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新增肥厚型心肌病(HCM);
2)在“V:血管疾病”一栏中新增“造影证实的冠心病(CAD)”;
3)在“A:年龄”一栏中,亚洲患者年龄为50-55岁(此内容在指南中为待讨论内容)。
CHA2DS2-VASc评分的目的在于甄别出真正低危的患者,不予抗凝。
亚洲房颤患者年龄风险
对于亚洲房颤患者的年龄风险,有两项大规模研究提供了相关证据。其一是台湾改良的CHA2DS2-VASc评分相关研究[4]。该研究采用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纳入1996-2006年新诊断房颤患者224,866例(约22.5万),比较124,271例(12.4万)未采用任何抗血栓治疗的患者中CHA2DS2-VASc和mCHA2DS2-VASc评分对卒中分层的预测准确性。研究中15948例患者CHA2DS2-VASc评分男0分女1分,年龄重置后8654例患者mCHA2DS2-VASc评分男1分女2分,观察不同抗栓策略的效果。
两个评分的缺血性卒中事件
研究发现,CHA2DS2-VASc男0女1分者仍存在一定的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率,而mCHA2DS2-VASc男0女1分者事件明显减少,这说明mCHA2DS2-VASc男0女1分的亚洲患者,才是真正缺血性卒中的低危人群。CHA2DS2-VASc男0女1而mCHA2DS2-VASc男1女2分者,相较于未治疗,华法林可进一步减少缺血性卒中30%,这将更好地识别亚洲房颤患者的栓塞风险,合理地指导抗凝治疗。
另一项数据[5]来自2005-2015年韩国全国健康保险数据库中426650 (42.6万)未口服抗凝的非瓣膜病房颤,CHA2DS2-VASc男0-2/女1-3的患者,分析年龄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研究中65-74岁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卒中风险为4.76/100人年,与其他1个危险因素相比(1.87/100人年),校正HR 2.25 (95% CI 2.17-2.36);55-59岁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卒中风险为1.94/100人年,与其他1个危险因素相当(2.06/100人年),校正HR 0.95(95% CI 0.90-1.00);65-69岁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卒中风险为4.08/100人年,与其他2个危险因素相当(4.42/100人年),校正HR 0.93(95% CI 0.90-0.97)。这一韩国数据提示,在卒中低中风险人群中,CHA2DS2-VASc评分中降低现有年龄标准(由≥65岁调整至≥55岁) 可能更适于亚洲房颤患者。
基于此,《2023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6]对年龄进行修订,提出了CHA2DS2-VASc-60评分。
CHA2DS2-VASc-60评分
房颤抗凝治疗推荐
在《2020ESC房颤处理指南》[3]中,将男性和女性分开,男≥2女≥3是抗凝的强指征;男1女2考虑抗凝,这一推荐较美国指南积极;男0女1,既不抗凝,也不抗血小板。在口服抗凝方面,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优先于华法林使用为I类推荐A级证据。《2023房颤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也沿用了这些内容。
出血的评估
对于房颤抗凝,除了评估栓塞风险,还要评估出血风险,主要采用HAS-BLED评分,3分及以上提示高出血风险,但并非抗凝禁忌,需要积极纠正可逆因素,密切监测,加强随访[3]。
HAS-BLED评分
房颤复律相关抗凝治疗
2020 ESC房颤指南关于复律抗凝
房颤复律相关抗凝治疗要点[3,6]:
1) 已经规范抗凝3周:可随时复律;
2) 紧急复律,未规范抗凝: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立即给予抗凝(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后尽快复律;
3) 非紧急复律,未规范抗凝:
▪房颤<12h+无栓塞史,或房颤12~48h+卒中低风险(CHA2DS2-VASc-60评分男≤1/女≤2分),可抗凝(低分子肝素30min/NOACs 2~4h)后早期复律或抗凝后等待自行转复/必要时复律(延迟心脏复律);
▪房颤12~48h+卒中高风险(CHA2DS2-VASc-60评分男≥2/女≥3),或房颤≥48h/房颤时间未知,或既往有栓塞史、二尖瓣中重度狭窄、机械瓣:应规范抗凝3周后复律;若抗凝<3周需启动抗凝,食管超声(TOE)除外心房/心耳血栓后,才可进行复律;
▪若TOE发现心腔血栓,则至少需要3周规范抗凝后重复TOE,行复律前评估;
4) 房颤复律围术期抗凝,NOACs优于达标剂量华法林。
房颤复律后抗凝治疗要点[3]:
对于CHA2DS2-VASc男0分/女1分患者,房颤>24h则复律后抗凝4周(Ila,B),房颤≤24h转复后可选择抗凝时间,甚至不抗凝(llb,C);
对于CHA2DS2-VASc男≥1分/女≥2分的所有房颤患者,复律后均需长期口服抗凝治疗(Ila,B)。
抗凝药物的选择
1) 普通肝素:需即刻紧急复律时选用,可5000IU静脉推注(高龄、低体重可适当减量),后续应用需监测ACT/APTT或转换为其他种类抗凝药物;
2) 低分子肝素:紧急复律(30min)或常规复律均可选用,0.1ml/10kg皮下注射,q12h,肾功能不全需相应调整;后续转换为NOACs;
3) NOACs:早期复律(2-4h)或延迟复律时选择,需结合肝肾功能、既往栓塞及出血病史、依从性、药物可及性、患者意愿等因素,按指南要求进行选择;
4) 华法林:机械瓣、风湿性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抗磷脂综合征等情况下选择,血栓治疗(非单纯预防)时需与低分子肝素桥接,TTR>70%。
本文图片来自授课幻灯
专家简介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学术
扫码关注

医谱app
扫码下载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