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克司兰临床应用专家建议》正式定稿,降胆固醇治疗迎来siRNA时代

浏览量:4864

共筑心体系·践行心健康。2023年11月24-26日,2023心血管健康大会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召开,大会以“高质量服务,全健康管理”为主题,通过构建心血管病全方位健康管理体系,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

 

11月25日,降脂创新治疗专题会在心血管健康大会上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担任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桢玥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贺勇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蒋峻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卓外医院李建军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新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玉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宇扬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聂绍平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彭道泉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王焱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修建成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徐标教授、天津市人民医院姚朱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山东省立医院苑海涛教授、中日友好医院郑金刚教授及多位心血管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见证《中国英克司兰临床应用专家建议》(以下简称《专家建议》)的定稿仪式,并对降脂治疗的新趋势、新进展进行探讨。

 

 

院士致辞 《专家建议》定稿

英克司兰助力我国心血管疾病拐点早日到来

 

 

会议伊始,葛均波院士上台致辞。葛均波院士指出,在全球专家的努力下,心血管疾病在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心血管疾病的残余风险、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提高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英克司兰三期临床研究已证明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其独特的小干扰RNA机制使其具有一年两针的独特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依从性。这一里程碑式的药物,有望改变未来疾病的管理模式。希望本次发布的《专家建议》能够使更多医生了解英克司兰的作用机制,更好地将创新药物应用于临床,助力我国心血管疾病拐点早日到来。

 

  

随后,在万千医者的共同见证下,葛均波院士、霍勇教授、陈桢玥教授、蒋峻教授、李建军教授、廖玉华教授、刘宇扬教授、彭道泉教授、王焱教授、徐标教授、姚朱华教授、袁祖贻教授、苑海涛教授、郑金刚教授纷纷上台,共同启动《专家建议》定稿仪式。自此,英克司兰在中国的临床应用有了专业详细的指导建议,相信在《专家建议》的指导下,英克司兰的临床应用将更加规范,从而为血脂异常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陈桢玥教授

《中国英克司兰临床应用专家建议》要点解读

 

 

陈桢玥教授在对《专家建议》进行解读时提到,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危人群血脂达标率低[1-2],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是基本趋势[3]。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3]强调“贯彻长期达标”的血脂管理理念,降脂治疗必须长期坚持,才能有更佳的临床获益。

 

英克司兰是一种超长效小干扰RNA(siRNA)药物,抑制PCSK9蛋白的合成,区别于传统“PCSK9抑制剂”,开启了血脂管理新时代。虽然目前英克司兰已纳入中国权威临床指南[3-5]推荐,但尚未涉及详细阐述。基于此,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牵头编写了《专家建议》。

 

《专家建议》内容涵盖前言、英克司兰的作用机制、英克司兰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英克司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英克司兰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英克司兰的药物相互作用、PCSK9单抗与英克司兰之间的治疗转换、英克司兰的临床使用建议路径,形成8条专家建议。作为目前指南共识的补充,《专家建议》将为英克司兰的临床规范应用提供参考,帮助更多患者尽早实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长期稳定达标,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彭道泉教授

降胆固醇治疗进入siRNA新时代

 

 

彭道泉教授作“降胆固醇治疗进入siRNA新时代”讲座时指出,PCSK9蛋白是降低LDL-C的重要靶点[6-7]。不同于传统小分子或单抗,siRNA利用生物体内天然的RNA干扰机制实现特定基因表达调控,同时不影响其原有DNA序列或其他基因表达[8-10]。然而,siRNA药物想要成为临床用药,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通过高级的化学修饰、GalNAc递送系统精准靶向肝脏,避免产生抗药抗体[11-16]

 

英克司兰是心血管领域全球首款siRNA降胆固醇药物,通过RNA干扰机制从上游阻断PCSK9蛋白合成,下调PCSK9蛋白表达[6,14,17-20],借助独特的“胞内缓释系统”[21]实现一年两针(首针后三个月注射加强针,此后仅需一年两针维持治疗)的超长药效,帮助患者轻松达标。

 

英克司兰全球三期临床研究显示,针对ASCVD患者,英克司兰LDL-C降幅可达54%[16];ORION-18研究[22]显示,针对亚洲ASCVD/高危患者,LDL-C较基线降幅可达57%;在中国大陆人群中,LDL-C降幅更是达到61%[23]。在ORION-8研究[24]中,部分受试者最长接受了6年以上的英克司兰治疗,其中约80%的患者LDL-C达标,LDL-C水平自基线的平均降幅约50%。针对ORION-9/-10/-11研究方案预先设定的探索性终点汇总分析[25]显示,英克司兰治疗18个月,可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风险达25%(*为探索性终点汇总分析结果;ITT人群:意向治疗人群)。

 

 

此外,英克司兰在老年、肝肾功能不全人群中无需调整剂量,安全性耐受性良好[16,26-28]

 

目前,英克司已开展超过30项大型研究,纳入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6万名受试者,已拥有完整的证据链,且证据版图仍在不断扩张,助力降胆固醇治疗进入siRNA新时代。

 

 

会议最后,袁祖贻教授进行总结。袁祖贻教授表示,对于降脂治疗,要做到高效、持续、依从性好。他汀是血脂管理的重要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但其降脂力度有限,高剂量他汀的副作用使得很多患者无法实现血脂达标。PCSK9单抗降脂效果较好,但其治疗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英克司兰相比于PCSK9单抗,在强效降脂的基础上,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本次定稿的《专家建议》对英克司兰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给予了肯定,并对其作用机制、适应人群、应用要点等内容作出指导,是对现有国内外指南的有力补充。期待在《专家建议》的指导下,在英克司兰的帮助下,中国血脂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心血管疾病管理格局焕然一新。

*英克司兰首针后第3个月需注射第2针,随后每半年一针。

本文为医谱学术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

 

[1]Rikhi R, Shapiro MD. Journal of dinical medicine 2022;11(15):4611.

[2]Zhang M, Deng Q, Wang L,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8;260:196-203.

[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51(3):221-55.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55(10):1071-1110.

[5]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

[6]Khvorova Anastasia. N Engl J Med.2017,376: 4-7.

[7]Rose Q Do, Robert A Vogel, Gregory G Schwartz. Curr Cardiol Rep. 2013, 15: 345.

[8]https://www.ncbi.nlm.nih.gov/mesh/6803462Q2

[9]Dongchao Lu, Thomas Thum. Nat Rev Cardiol 2019 Nov;16(11): 661-674

[10]Stanley T Crooke, Joseph L Witztum, C Frank Bennett, et al. Cell Metab. 2018 Apr 3;27(4): 714-739.

[11]Yuhua Weng et al.Biotechnol Adv.Sep-Oct 2019;37(5):801-825

[12]Christopher R. Brown.Evidence for an Intracellular Depot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Extended Duration of Activity of GalNAc-siRNA Conjugales

[13]https://www.alnyla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9/OTS-2020_Brown.pdf

[14]Wang N,et al.Circ Res.2017;120 :1063-1065

[15]Fitzgerald K,et al.N Engl J Med.2017;376:41-51

[16]Ray K Kausik,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382(16):1507-1519.

[17]Springer AD, et al. Nucleic Acid Ther.2018:28:109-118.

[18]Tsouka AN et al.Curr Pharm Des.2018;24:3622-3633

[19]Data on file.英克司兰.Investigator's Brochure. Novartis Pharmaceuticals Corp; 2018.

[20]Rand TA,et al. Cell.2005;123:621-629

[21]Raal Frederick J, Kallend David, Ray Kausik K et al. N Engl J Med.2020,382: 1520-1530.

[22]英克司兰说明书

[23]GWICC_poster GW34 -  e0796

[24]R Scott Wright. 2023 ESC.  ORION-8: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wice-yearly inclisiran in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patients.

[25]Ray K Kausik, et al. Eur Heart J. 2023 ;44(2):129-138.

[26]Wright RS, Collins MG, et al.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20;95(1):77-89.

[27]Kallend D,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lipidology 2022;16(2):208-19

[28] R Scott S Wright, Ray KK, Raal FJ. Circulation 2020;142:A16427.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学术
扫码关注
医谱app
扫码下载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7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