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刘旭东主任团队成功开展MitraClip™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手术
2024年8月4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刘旭东主任团队,联合心超科、麻醉科完成首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MitraClip™手术,应用国际前沿介入新技术为二尖瓣反流外科高危患者带来新选择。该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结构性心脏病的诊治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微创治疗选择。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3岁。
主诉:活动后胸闷、气短十余年,加重一月。
现病史:患者自诉十年前心超检查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平素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后可缓解。1月前复查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脱垂(后叶为著)。
经胸超声检查提示:左房前后径50X65X63mm,左室舒末内径55mm,左室缩末内径31mm,二尖瓣收缩期瓣体松软明显凸入心房,瓣口可探及宽束状反流信号,重度二尖瓣反流。
食道超声检查提示:患者二尖瓣前后叶广泛脱垂,考虑巴洛综合征。反流主要来源于1区,后叶长度1.62cm,前叶长度,2.64cm。


bicomm切面
bicomm上彩


1区反流
LVOT切面
手术过程
考虑到患者是巴洛病变,在术中有可能要用到多枚二尖瓣夹。在房间隔穿刺时手术团队不断调整穿刺位点,仔细评估,最终穿刺点距离二尖瓣瓣环平面4.18cm,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大鞘支撑高度。将第一枚二尖瓣夹XTR送入左心房后,通过食道超声“监护“,在打“M”过程中避开左房后壁和华法林脊等部位,使二尖瓣夹安全到达二尖瓣前后内外正上方。在弹道测试过程中,不断调整“M”点位,使二尖瓣夹方向垂直于心尖方向,弹道方向无偏转。后打开夹臂,在左房内调整“orientation“使夹子方向与1区二尖瓣对合缘垂直,移动稳定器将二尖瓣夹定位于1区预钳夹瓣叶正上方,完成二尖瓣夹最终定位。二尖瓣夹下左室后,重新张开夹臂捕捞瓣叶,捕捞瓣叶成功后,放下夹持器,观察“bouncing”情况,缓慢关闭二尖瓣夹并不断释放瓣叶张力,成功完成夹持。夹持后,食道超声可见患者二尖瓣反流已降至微量,肺静脉频谱明显改善。二尖瓣跨瓣压差仅2mmHg,手术效果超出预期,仔细评估二尖瓣夹稳定性后,释放二尖瓣夹,手术安全结束。

房间隔穿刺
房间隔穿刺高度


SGC进左房
送入XTR-CDS


二尖瓣夹到达2区
弹道测试


二尖瓣夹定位至反流位置
成功捕捞瓣叶


成功夹持瓣叶
关紧夹臂


反流充分降低
臂角测试

夹子释放
术后跨瓣压差
术前肺静脉频谱
术后肺静脉频谱
据了解,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 MR)是常见心脏瓣膜疾病之一,由于患者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血流逆向从左心室反流至左心房,从而使动脉系统有效供血降低,肺循环及静脉系统血流淤滞。中重度以上二尖瓣反流(MR≥3+)患者往往存在心力衰竭症状,如不及时纠正,则预后不良。在临床上,很多患者由于高龄、心功能不全等问题,无法耐受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而且心衰合并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外科效果往往不佳。而MitraClip™手术通过微创治疗二尖瓣反流的新方案,通过股静脉入路穿刺房间隔,二尖瓣夹钳夹病变的瓣叶促进瓣叶对合,可以安全有效降低MR,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生命“心”希望。
专家简介
专家简介
专家简介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