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PFO封堵器在纯超声引导下封堵大型15.3mm长隧道PFO

浏览量:2872

 

患者信息

患者:女,26岁

主诉:反复发作性头痛

右心声学造影:经右侧肘静脉注射激荡生理盐水后,右心气泡显影佳,静息状态下长时间多切面观察后左房室内无造影气泡显现,Valsalva动作激发后即刻左心探及大量气泡显影。 

超声提示:

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发泡实验提示:阳性,RLS III级,提示卵圆孔未闭可能性大

 

临床策略

选伞考量:术前RLS为 III级大量分流,术中食道超声复测入口宽度为3.09mm,隧道长度为15.3mm,通过缺损后PFO入口宽度为4.07mm,该病例属于大型长隧道PFO,拟选择对称型封堵器,BDPFO-I 2424,12F可降解鞘 。

术前策略:本次为经股路径植入,采用单纯食道超声引导,图像清晰,可准确判断封堵器左右盘面释放和封堵器骑跨的情况。

 

术中操作

PFO过隔

 

导管导丝顺利通过PFO隧道到达左心房

 

释放左盘面

 

 前推钢缆释放左盘面,释放过程左盘面呈现“灯笼状”,牵拉成型线使左盘面呈现盘状,后撤钢缆,使左盘面贴合房间隔

 

释放右盘面

 

 后撤鞘管,慢慢释放右盘面,右盘面完全露出以后可轻推钢缆,并轻轻牵拉成型线使封堵器成型

 

成型锁定

 

成型锁定后,超声切面下双盘面紧紧扣合在房间隔两侧,形态良好

 

牵拉试验

 

轻轻牵拉钢缆,双盘面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依然紧紧贴合于房间隔,判定锁定成功

 

二次锁定

 

 

释放封堵器

 

 前抵鞘管给予封堵器一定的支撑力,逆时针旋转钢缆,双盘相对位置不变

 封堵器形态良好,释放成功

 

 

病例小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FO与偏头痛、脑卒中等疾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对于未能从常规药物治疗中获益的难治性偏头痛患者,未发现其他偏头痛发病机制,如果有先兆症状/ASA/持续性 RLS 或中~大量 RLS/易栓倾向,相关学科综合评估认为 PFO 封堵的不确定获益较高,风险较低,建议选择 PFO 封堵治疗(2C)[1]。《卵圆孔未闭处理策略中国专家建议》指出,对于顽固性或慢性偏头痛合并高危PFO因素和/或中-大量RLS,推荐进行PFO封堵[2]。高危PFO解剖学特征主要包括:房间隔膨出瘤(ASA)、PFO较大(≥2 mm)、长隧道PFO(≥10 mm)、原发隔活动度≥6.5 mm、Eustachian瓣>10 mm或Chiari网、静息状态或Valsalva动作时大量RLS、低角度PFO(下腔静脉与PFO的夹角≦10°)[3]
 

对于可降解封堵器来说,与纯超声引导介入术式结合能够做到安全、精准植入的同时,又可减少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射线辐射,做到绿色、经济。

 

本例患者症状为反复发作性头痛,发泡实验显示存在大量分流。术中食道超声复测入口宽度为3.09 mm,隧道长度为15.3 mm,通过缺损后PFO入口宽度为4.07 mm,该病例属于大型长隧道PFO。考虑患者房间隔长度,选择2424规格可降解封堵器进行封堵。超声下显示封堵器形态扁平且稳定扣合在房间隔两侧,位置良好,封堵完全,未见残余分流,未见心包积液,封堵前后均无不良反应,封堵成功,后续将持续观察患者随访情况,密切观察其头痛症状的缓解进展。

 

 

感谢上海同仁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臧旺福教授团队的病例分享

 

 

参考文献

[1] 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2] 卵圆孔未闭处理策略中国专家建议

[3] 卵圆孔未闭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可降解学苑精彩内容

术后一年随访:全降解封堵器成功治疗肌部室间隔缺损病例分享

可降解ASD封堵器成功封堵主动脉侧无残缘的14mm房间隔缺损及术后1月随访病例分享

可降解ASD封堵器成功应用于ASD合并大型房间隔膨出瘤

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在前缘短小的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医谱app

点击下载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16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