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科协作,共渡险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瓣膜中心完成一例高危复杂患者TAVR

浏览量:1870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团队,在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一种人工心肺机)支持下,成功完成的一例高危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联合慢性冠状动脉阻塞介入治疗(CTO-PCI)手术。

患者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亚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功能不全入住中山医院心脏瓣膜疾病中心,术前超声提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仅为27%(正常值应>55%),合并心尖部室壁瘤。在心内科介入团队、冠脉介入团队、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心脏超声科、心外科等多学科协作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即刻拔除气管插管及Ecmo机器,心衰症状明显改善,已顺利出院。

 

 

病例概况

患者男性,78岁,主因“反复胸闷气促1月,加重2天”前来就诊。患者既往6周前发作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未行介入手术,后合并心尖部室壁瘤。经初步评估,诊断为“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及中度反流、亚急性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慢性心功能不全(NYHA III-IV级)、高血压病(极高危)”。 

 

术前检查:心脏超声提示左房室增大, LAD41mm,LVEDD59mm,LVESD45mm,LVEF27%。主动脉瓣为1型二叶瓣,主动脉瓣峰值流速3.39m/s,最大压差49mmHg,瓣口面积0.7cm²。查NT-proBNP7482pg/ml,肌酐1.120mg/dl。术前CT:主动脉瓣为1型二叶瓣,重度狭窄伴中度钙化,瓣环周长76.1mm,左心室室壁瘤形成,心尖菲薄。右髂动脉钙化迂曲细小,最窄内径3.0mm,左髂动脉夹层,最窄内径4.5mm。
1.主动脉瓣根部解剖情况
2.血管入路情况

图3.CT显示左心室扩大伴有室壁瘤

 

病例分享

 
手术难点&策略分析
 
  • LVEF值很低,心功能差,术中循环崩溃风险高,且冠脉病变复杂,拟在ECMO支持下,术中预置左心室导丝后,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及TAVR术。
  • 外周入路要求高,股动脉狭窄伴夹层,14Fr等效输送系统柔顺通过降低损伤入路的风险。术中备好血管夹层破裂出血的预备抢救方案,包括TAVR球囊阻塞腹主动脉,大鞘及内芯塞回血管。
  • Type 1型二叶瓣,重度钙化,左无钙化融合,计划植入29号瓣膜,目标植入深度3mm
  • 左心室心尖部心肌较薄合璧室壁瘤,术中需导丝管理精准控制张力。
 
 
手术过程
 
6月18日,麻醉科郭克芳教授团队对患者全麻后,重症医学科罗哲教授团队、体外循环科李欣教授团队从左侧股动脉及股静脉实施VA-ECOM植入术,钱菊英院长、陆浩教授团队行冠脉造影示: LAD近中段闭塞,无明显前向血流D1开口受累,LCX中段闭塞,无前向血流。右冠优势, RCA近段狭窄40%,中段及远段未见明显狭窄,使用1.5mm旋磨以16万转反复旋磨闭塞段,旋磨后使用2.0*15mm球囊以16atm扩张,随后依次植入2.5*32mm及3.0*28mm synergy支架在LAD近中段病变处,复查造影无明显夹层及造影剂滞留,血流TIMI3级,D1开口无明显影响。成功开通血管后,周达新教授、潘文志教授团队结合术前CT和心超测量以及球囊扩张造影结果,选择并装配29mmEvolut瓣膜,经lunderquis加硬导丝送入瓣膜系统至主动脉瓣环处,在猪尾导管协助定位、主动脉根部造影协助下 逐渐打开瓣膜支架,支架释放后退出导管输送系统查后显示瓣膜位置良好,缓慢回撤各入路导管及鞘管,反复造影检查各个外周入路无损伤。心外科王春生教授、魏来教授全程后备支持。术后即刻患者血压明显上升,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当场拔除气管插管及Ecmo机器,顺利苏醒,于术后5天康复出院。
 

术前冠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完全闭塞

 

PCI术后冠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完全血流通畅

TAVR输送系统过弓,加硬导丝塑大圈且时刻牵拉离开心尖避免张力

瓣膜释放时刻牵拉加硬导丝离开心尖避免张力

 

最终释放瓣膜

 

造影显示位置及功能良好

外周血管造影检查入路情况

 

 

重症医学科罗哲教授团队、体外循环科李欣教授团队实施VA-ECOM植入术

 

钱菊英院长、陆浩教授团队行冠脉介入治疗术

 

周达新教授、潘文志教授团队行TAVR

全程心外科王春生教授、魏来教授同在场支持

 

经验总结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瓣膜疾病中心是全国首个实体化瓣膜疾病中心,由心内科、心外科、心脏重症监护中心、影像学科、麻醉科护理学科等构成,具有独立的病房、重症监护室及独立运行机制。本危重复杂的病例通过多学科近20个人工作人员通力协作,最终成功诊治,化危为安,体现了该瓣膜中心的整合和融合多学科医疗资源的优势。使用ECMO作为保障是该例手术成功的关键,该例手术术中多次出现低血压,通过ECMO保障才避免情况恶化。选择合适器械如过弓柔顺、输送系统尺寸更低的瓣膜系统是TAVR成功的前提。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完全闭塞钙化严重,精湛的CTO开通技术和冠脉旋磨技术是该案例重要的环节。该患者存在室壁瘤,且血管入路差,丰富的手术经验、仔细的操作及充分的预案准备,是该TAVR手术成功的秘诀。术后心脏重症中心及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是手术成功的最后一棒。强大心外科团队是手术开展的坚强后盾。总之,该病例手术团队整合、策略制定及操作细节有诸多的亮点,可为同行对高危患复杂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治疗提供经验。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