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岩教授|TAVR瓣膜移位的预防及处理

浏览量:1268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其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复杂的解剖结构为TAVR手术带来了诸多挑战。瓣膜植入过程中既要选定合适的瓣膜尺寸,又要保证锚定的支撑力和植入深度,尽量减少瓣膜移位带来的影响。因此,全面了解瓣膜移位的发生机制,并制定科学的预防和处理策略,对于提高TAVR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武汉亚心总医院张龙岩教授以“TAVR瓣膜移位的预防及处理”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考。

 

 

 

TAVR瓣膜移位机制

AS患者由于锚定区域的钙化分布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当瓣膜尺寸选择不当或植入深度不合适时,可能导致向上或向下的挤压,从而使瓣膜移位。此外,瓣膜移位还可能由导丝头剐蹭瓣架、球囊后扩张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引起。在病理条件下,瓣环和瓣叶的CT影像学特征及钙化位置的差异,也会对锚定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针对患者CT影像进行深入分析,充分了解其钙化分布情况,有助于推测假体瓣膜与天然瓣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另外,合理选择瓣膜的尺寸和确定合适的植入深度,可以有效减少瓣膜相关并发症及瓣周漏的发生,并改善血流动力学效果,提升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瓣膜尺寸选择的不同策略

行TAVR时,瓣膜尺寸的选择至关重要,其策略依据患者的解剖特征和影像学评估而定。常见的尺寸选择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1、基于瓣环测量(Annulus-based sizing)

2、基于球囊测量(Balloon sizing)

3、小球囊依次扩张策略(Sequential balloon sizing)

4、偏小号选瓣策略(Downsize 1 or even 2 sizes)

5、基于瓣叶交界测量策略(Sizing based on inter-commissural distance)

6、瓣上测量策略(Supra-Annular sizing)

通过结合患者的具体解剖特征和上述策略,可优化瓣膜选择过程,提高TAVR手术的成功率。

 

 

 

Supra-Annular测量

 

原因

 

瓣上测量着重观察瓣环平面上4-6mm位置,进行Supra-Annular测量。其原因是,术后CT影像研究发现,无论是三叶瓣还是二叶瓣,植入器械受限制最显著的位置通常位于瓣环上约5.5mm处。

 

主动脉瓣叶的平均长度为10-12mm,而钙化分布通常集中在瓣叶长度的一半位置附近。因此,瓣环上约5.5mm的位置往往是钙化最严重的区域,也是瓣膜开启受到最大限制的部位。

 

此外,这一位置通常也是锚定力最强的位置,对假体瓣膜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相比之下,瓣叶游离端的钙化仅提供被动贴靠作用,无法像左心室流出道(LVOT)锚定那样提供有效的主动锚定力。

 

 

如何在Supra-Annular平面测量

 

在Supra-Annular平面进行测量时,需要结合多平面测量技术,以精确评估瓣上环的形状及相关解剖特征。

 

首先,在多个平面上进行与瓣环平行的测量,分析不同水平面的瓣上结构形态。其次,在每个平面中重点评估三个瓣叶对合缘的间隙限制(此步骤适用于三叶瓣患者),以了解瓣叶间可能存在的形变或空间受限。此外,还需考虑瓣叶增厚对限制的影响,以及钙化嵴对假体瓣膜展开及锚定的潜在干扰。

 

 

 

 

注意现象

 

现象1:假体瓣膜-瓣叶相互作用

 

假体瓣膜与解剖结构的相互作用不仅局限于瓣环位置,还包括自体瓣叶与器械裙边之间的接触。这种接触并非单一的点状或线性,而是发生在一个连续的解剖区域内。在区域内假体瓣膜通过与自体解剖结构的多点接触实现锚定和贴合,从而增强了假体瓣膜的稳定性与功能性。

 

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对假体瓣膜的选择和植入深度具有重要影响。准确评估解剖特征、自体瓣叶与裙边的交互区域,有助于优化手术策略,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提升瓣膜植入后的血流动力学表现。

 

 

现象2:Balloon Sizing

 

在中重度钙化的情况下,球扩测量结果和CT影像学结果更容易不一致。球扩测量通常会推荐较小的假体瓣膜尺寸。当预扩球囊的腰征出现在瓣环上瓣叶的位置时,说明瓣膜在瓣环处的展开可能会受到限制。

 

这种限制通常是由于钙化区域较硬,导致植入的假体瓣膜无法顺利展开。因此,在中重度钙化的患者中,单独依赖球扩测量来确定瓣膜尺寸可能不够准确,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方法,以确保选择合适的假体瓣膜并优化手术效果。

 

 

 

植入评估与技巧

 

深度评估

 

在评估假体瓣膜植入深度时,如果瓣架底端不平行,则可能出现视差,导致深度评估不准确。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必要时应调整角度,使瓣架底端与解剖结构对齐,从而确保精准的植入深度评估。

 

通常情况下,植入深度的评估应以瓣架底端与无冠窦的相对位置为参考,并结合小弯侧的植入深度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当无冠窦处于0位时,如果左右重叠侧的植入深度偏深,则表明假体瓣膜与解剖结构的同轴性较差,可能存在瓣膜移位或瓣周漏的风险。因此,需精确评估植入深度以优化手术结果、减少并发症。

 

 

假体瓣膜形态判断

 

假体瓣膜的形态反映了假体瓣膜与解剖结构着陆区(Landing Zone)的匹配情况。假体瓣膜的尺寸过大(Oversize)、植入深度和同轴性等因素均会对瓣膜的形态产生影响。通过观察假体瓣膜的形态变化,可以预估瓣膜的锚定力,从而帮助预测脱钩过程中潜在的移位风险。因此,精确的形态评估不仅有助于优化假体瓣膜的选择和植入策略,还能有效减少瓣膜移位的风险,确保手术的成功与长期疗效。

 

同轴性影响

 

同轴性差时,在输送系统贴靠小弯侧时,脱钩过程中假体瓣膜的自同轴幅度较大,在横位心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弯侧的锚定力足够强,能够有效减少瓣膜脱钩和下滑的风险。然而,如果大弯侧的锚定力较弱,则大弯侧瓣膜移位的风险较高,可能导致瓣膜随之下滑。

 

相比之下,当同轴性良好(即输送系统与瓣环平面夹角较小时),假体瓣膜的自同轴幅度较小,脱钩过程中瓣膜的稳定性较高,从而显著降低了移位的风险。因此,确保良好的同轴性是减少瓣膜移位和确保瓣膜稳定的关键因素。

 

脱钩前瓣膜移位风险评估

 

在脱钩前,评估瓣膜移位风险至关重要。首先,若假体瓣膜Oversize,且Oversize率足够高,瓣膜压缩明显,有助于增强瓣膜的锚定力,进而稳定瓣膜位置。其次,良好的同轴性意味着张力相对较小,从而降低了脱钩时瓣膜移位的风险。

 

此外,无冠瓣的锚定力也十分重要,强有力的无冠瓣锚定可有效减少瓣膜脱钩和移位的风险。最后,辅助手段如辅助锚定结构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强瓣膜的稳定性,降低移位风险。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有助于确保瓣膜在脱钩过程中稳定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脱钩系统张力控制

 

在脱钩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导丝与瓣膜系统的张力,以避免张力过大对瓣膜位置的影响。首先,应轻微回撤超硬导丝,避免超硬导丝在心室内产生过大的张力。其次,通过轻推瓣膜来判断其稳定性,同时减少系统张力,并适当优化瓣膜的方向。

 

整个脱钩过程应缓慢释放瓣膜的后1/3部分,逐步完成脱钩。根据实时评估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在脱钩时进行起搏。为避免超硬导丝的Tip头挂在瓣架上而导致移位风险,可以将超硬导丝回撤至远端最软部分至Tip头内,然后让Tip自动回到管腔内边,进一步撤回Tip头,同时将超硬导丝送至左室,从而避免超硬导丝滑出。

 

 

总结

主动脉瓣的解剖结构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在CT影像下,必须充分识别不同病变位置的特点,注意识别钙化分布和病变的具体特征。通过进行Supra-Annular测量,可以明确瓣环上限制瓣膜展开的边界,从而预估假体瓣膜的植入效果。此外,借助对瓣膜锚定力的评估,可以判断潜在的移位风险,并在手术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规避,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瓣膜植入的长期稳定性。

 

 

 专家简介 

张龙岩 教授

武汉亚心总医院

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擅长老年瓣膜病、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从事心血管专科工作近20年,个人主持及参加各类复杂冠脉介入治疗手术超过1万例,熟练掌握各种冠脉腔内影像学技术。2016年在国内较早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I)手术,2018年美国克利夫兰医院心脏中心进修老年瓣膜病介入治疗。现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委员,亚洲心脏瓣膜学会中国分会介入治疗学术委员会常委,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核心成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青年医师委员。

 

 

长按识别二维码 看本次授课精彩回放

 
 
 
撰稿:小羊;审校:Tina
 
本文为医谱学术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10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