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 | 房颤风险干预: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在中年ASD患者中的应用
患者信息
性别:男 年龄:41岁
入院主诉:因“反复心慌、胸闷1年余,加重1天”入院。
现病史:超声下见右心稍增大,左房室腔径及大血管形态测值正常,室壁无增厚,室壁收缩运动未见明显减低,室间隔连续完整,房间隔中段见一回声缺失,大小约6mm,该处可见过隔血流信号,各瓣膜形态、结构、启闭未见明显异常,CDFI:三尖瓣瓣口见少量反流。心包腔未见分离。
诊断结果: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少量反流。
临床策略
选伞考量:(分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术前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小为6mm,术中复测后发现缺损约14.2mm,最终决定选择使用BDASD-Ⅱ 22封堵器进行封堵。
术中复测缺损大小为14.2mm
手术策略:选择BDASD-Ⅱ 22封堵器,手术全程通过DSA、经胸超声引导进行。
术中操作
DSA下建立输送轨道
左图:导管送至左心房中部;右图:送入加硬导丝至左上肺静脉
送入封堵器
左:撤回扩张鞘 ; 右:前推钢缆,送入封堵器
DSA下展开左盘,超声辅助观察封堵形态
左:左盘展开,牵拉成型线,使左盘面成型,后撤鞘管和钢缆,使封堵器左盘贴靠房间隔;右:四腔心切面观察封堵器形态良好
超声下展开右盘
右盘展开,牵拉成型线使得封堵器双盘扣合住间隔
封堵器左右盘面展开后牵拉试验
牵拉试验,封堵器骑跨于缺损两侧
封堵器整体稳定,仅右盘随钢缆牵拉移动
封堵器锁定
左:锁定成功,显影点聚集,封堵器位置固定,未见明显位移及形变;右:牵拉试验,DSA下可见显影点整体移动
锁定后超声下观察
左:主动脉短轴切面显示封堵器呈Y字型抱住主动脉根部,夹持稳定;右:四腔心切面显示封堵器形态良好,封堵成功
DSA下释放封堵器,超声辅助判断封堵形态
左:固定钢缆,轻轻前抵鞘管,顺时针旋拧钢缆,释放封堵器;右:释放后四腔心切面观察,封堵器形态良好,封堵成功
病例小结
感谢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碧、张恒、陈耀教授团队;上海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的病例分享
[1]Fujii Y, et al . Clinical impact of transcatheter atrial septal defect closure on new 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dult patients: Comparison with surgical closure. J Cardiol. 2020 Jul;76(1):94-99.
成功挑战24mm长隧道PFO:MemoSorb®可降解封堵器病例分享
扫码观看可降解学苑精彩内容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点击关注
点击下载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