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AP 2025|阜外医院研究成果:解剖结构决定M-TEER治疗命运?中国数据亮相揭示全貌

浏览量:3570

 

近日,TCTAP 2025已发布收录摘要,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一项基于真实世界超声心动图的研究,为亚洲人群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M-TEER)提供了重要的治疗参考。医谱学术特此整理,以供临床参考。

 

 

 

研究背景

 

 

 

 

 

 

 

 

 

 

 

 

当前,关于亚洲人群接受M-TEER的研究数据仍较为有限。为此,本研究旨在评估M-TEER在中国中重度至重度二尖瓣反流(MR)患者中的解剖学适应性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和结果

 

 

 

 

 

 

 

 

 

 

 

 

本研究纳入了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M-TEER术前超声心动图筛查的所有中重度或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共计481例。

 

研究团队根据当前M-TEER的解剖学标准,对患者进行了分型评估,并系统性整理了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参数及相关治疗情况,重点分析M-TEER的技术成功率及术后一年内MR的复发情况。

在所有纳入患者中,退行性MR(DMR)患者304例,功能性MR(FMR)患者150例,混合型MR患者27例。平均年龄为68.81岁,女性占比44.28%,重度MR占比70.69%。与FMR患者相比,DMR患者的左心房和左心室直径相对较小。

 

根据超声评估结果,患者中分别有23.49%、36.17%、13.93%和26.4%被归类为理想、适合、具有挑战性及不适合行M-TEER的解剖类型。在接受M-TEER治疗的患者中,这四类的分布比例依次为36%、46%、15%和3%。

 

同时,术后一年随访数据显示,不同病因类型之间的MR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然而,具有理想或适合解剖结构的患者,其MR复发率明显低于具有挑战性或不适合解剖结构的患者(5.28% vs 11.86%,P=0.003)。这一结果提示,患者的解剖特征对M-TEER疗效具有重要预测价值,是影响术后远期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

 

此外,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瓣叶-瓣环指数<1.2的患者,其术后一年内MR复发风险显著升高,复发风险增加478%。提示瓣叶-瓣环指数可作为术前风险评估的重要参考,有助于优化患者选择和手术策略。

 

 

 

研究结论

 

 

 

 

 

 

 

 

 

 

 

 

结论显示,在存在显著MR的患者中,59.66%的患者具有理想/合适的M-TEER解剖结构,但仅有48%的患者接受了治疗,表明可能存在治疗不足的情况。此外,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具备理想或可行解剖结构的患者,其M-TEER手术成功率更高,术后复发风险也更低。

 

目前全文已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7527325003602

 

本文为医谱学术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
 
 
 

 

 专家简介 

潘湘斌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云南阜外医院执行院长,深圳阜外医院执行院长。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心脏内、外科双博导,受聘担任美国胸外科医生协会(STS)、欧洲心脏协会(ESC)、心血管介入协会(SCAI)及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外籍资深专家。潘湘斌教授发明以单纯超声引导为核心的介入技术体系,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器械、设备一体化中国方案。16项技术为世界首创,获40余项国内、外专利,多项产品在中国及欧洲上市。超声引导介入技术及系列产品具有“保护患者、保护医生、减少创伤、节约费用、易于推广”的明显优势,甚至可以在门诊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显著节约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以原创技术为依托,发明超声移动手术车等设备,使心脏手术从“重大手术”一跃成为“上门手术”,可以走村串寨地挽救患者,创造了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模式。潘湘斌教授的原创介入技术体系以巨大优势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多次受邀赴德国、法国、英国、柬埔寨、孟加拉、越南、泰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场演示手术,多次出色完成国家医疗外交任务;其主编的教材被欧美专家翻译成英文,培养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土耳其等三十余个国家的学员;圆满完成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大慢病防控关键技术在“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及评价研究”项目,获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支持,获世界卫生组织科技创新奖、“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受到WHO总干事高度赞誉。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10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