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团队最新研究发布:LDLR和QTRT1,中国人群早发冠心病发病机制的新发现

浏览量:1786

冠心病作为一种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近年来冠心病发病年轻化趋势日趋明显,这些早发冠心病患者以“白领”、“骨干”、“精英”居多,往往是社会和家庭的支柱,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相比,早发冠心病临床特点鲜明,传统危险因素少,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更为明显,临床起病突然,多数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外死亡率极高,且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干预的手段和远期预后与老年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对于早发冠心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目前,早发冠心病的多中心、大样本多组学研究仍较缺乏,对早发冠心病的疾病起因和病变进展我们知之甚少。葛均波院士率先于2015年开始在全国38家中心启动了早发冠心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GRAND研究),经过8年努力,已经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年轻冠心病临床和生物样本库,旨在从基因组、影像组、代谢组、蛋白组和人体微生物组等多组学角度构建早发冠心病的全息轮廓,为中国早发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2022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山医院双聘PI郑琰研究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洪尚宇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IF 23.178)上发表了题为“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rare mutations of LDLR and QTRT1 conferring risk for early-onse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Chinese”的原创性文章。该文章基于GRAND研究,通过大规模中国早发冠心病病人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分析找到并鉴定出 LDLR 和 QTRT1 基因的罕见突变具有强致病作用,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QTRT1是中国人早发冠心病的致病基因,且对QTRT1促进肝脏脂质合成和血脂水平改变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验证,为中国人群早发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后继代谢组学的研究数据也会陆续发布,将会为我国年轻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重要、原创性数据支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山医院双聘PI郑琰研究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洪尚宇研究员为该文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姚康教授、戴宇翔教授、华大基因沈娟博士、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一青年副研究员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专项、上海市申康临床重点专项、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等基金的资助。

【扫码阅读原文】

 

 

 

35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