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中心破局高龄危重AS:一例ECMO辅助下的急诊TAVR
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集中优势资源,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以来,该中心充分发挥介入手术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迄今已完成千余台心脏介入手术。手术范围不仅涵盖了既往传统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领域,同时积极开拓各类主动脉瓣疾病介入手术、各类二尖瓣疾病介入手术,给众多外科手术高危、以及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手术机会。同时,该中心还在心脏瓣膜疾病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立项并开展三尖瓣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注册研究、主动脉瓣介入术后相关起搏器植入等多个临床注册研究。依托规范化诊疗流程、合理的治疗团队以及推动科学创新,该中心在成立不到1年时,即走在全国前列。
病史资料
患者:男性,85岁
主诉:间断胸闷2年,加重20天
现病史:
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查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中度狭窄,予药物保守治疗,后活动耐量逐渐下降。20天前症状加重,于我院门诊就诊,予利尿剂口服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咳嗽、咳痰加重,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并逐渐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今日患者因呼吸困难伴四肢乏力急诊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弱,食欲差,大便无明显异常,小便减少,体重近一年下降约10kg。
既往史:
糖尿病病史4年,服用二甲双胍和达格列净;前列腺癌病史1年,未系统治疗。
入院查体:
血压:
80/50mmHg 心率:152 bpm SpO2: 80%
一般状况:
急性病容,轻微发绀,端坐呼吸伴大汗,咳粉红色泡沫痰,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
心:
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率152次/分,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5/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沿颈部传导,二、三尖瓣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肺: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和湿啰音,右下肺听诊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
常规检查
血气分析:PH 7.414, PO2 65.3mmHg, PCO2 37.8mmHg,乳酸6.6mmol/L
肝肾功能:ALT 290.1U/L,AST 492.7 U/L,CREA 87.6 umol/l
血糖血脂:Glu 7.97mmol/L,HbA1C% 5.6%,LDL-C 1.32mmol/L
心肌酶:hsTnI 3723.2 pg/ml;CK-MB 50.82 ng/ml
心衰指标:NT-proBNP 22622.72 pg/ml,BNP 3529.8pg/mL
床旁胸片:肺部感染、肺气肿、胸腔积液
外周血管:下肢动脉多发斑块,颈动脉多发斑块
心电图:
频发室早,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超声检查:

1.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瓣狭窄(重度)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度)
左室肥厚
胸腔积液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
NYHA心功能IV级
2.肺部感染
3.肝功能异常
4.肾功能不全(2期)
5.2型糖尿病
6.前列腺癌
7.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猝死风险,传统开胸手术风险极大(STS评分:29.2;Euroscore II:14),立即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ECMO辅助下完善检查
入院后,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安全完成心脏CTA检查。

CT评估





三维影像分析

患者0型二叶瓣,L-L右前左后分布,瓣叶多发碎片状钙化,钙化延伸至流出道,窦部空间可,双侧冠脉高度可,瓣环与水平面夹角46度.
主动脉弓部角度锐,大弯侧散在钙化,过弓难度大,胸主走形迂曲,双侧髂股动脉内径可,散在钙化,双侧股动脉分叉位于股骨头下缘。
策略分析1:入路选择—右股动脉/All in One

策略分析2:重度钙化的Type0型二叶瓣—自膨瓣

策略分析3:“梯形”瓣叶形态—Downsize策略(植入Taurus Elite 29)

策略分析4:主动脉弓部角度锐—Snare辅助过弓
All in one技术下,于球囊预扩张后,撤出猪尾导管。随后,在Snare装置辅助下,引导瓣膜输送系统跨弓并定位过瓣。撤出Snare装置后,再次置入猪尾导管行定位造影。

策略分析5:降低围术期脑卒中风险—脑保护装置

手术计划
(1)麻醉方式:MAC(局麻+深镇静)
(2)血管入路:右股动脉/All in One
左侧ECMO辅助循环
(3)球囊:20mm球囊预扩张
(4)瓣膜:植入Taurus Elite 29
(5)过弓方式:Snare辅助过弓
STEP 1
主动脉根部造影

STEP 2
升主动脉弓部造影

STEP 3
冠状动脉造影





STEP 4
20mm球囊预扩张

STEP 5 同侧Snare辅助过弓
STEP 6
瓣膜定位、释放


STEP 7
球囊后扩 最终造影

STEP 8
撤出脑保护装置


术后压力图
术前 术后

术前血压:80/50mmHg; 术后血压:159/93mmHg
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


术后化验指标


急诊TAVR的定义与适应症
定义:《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4版)》规定:对药物治疗反应性差的难治性症状性重度AS患者,伴或不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需要最短时间内完成紧急经导管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或主动脉瓣置换术( Balloon dilatation of Aortic Valve, BAV/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手术,定义为急诊BAV/TAVR手术。
适应证:①心源性休克;②合并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发生室颤;③药物难以改善需要器械循环辅助装置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充血性心力衰竭;④在TAVR评估及手术阶段出现血流动力学崩溃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3) 44, 3196–3198)
主动脉瓣狭窄(AS)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75岁以上人群重度AS患病率达3.4%,其中约20%因急性失代偿急诊入院。此类患者预后极差:未经治疗者1年死亡率达50%;进展至心源性休克(CS)时,传统球囊成形术(BAV)30天死亡率33%-47%,1年死亡率70%。外科手术因高围术期风险常不可行,BAV桥接虽可过渡(1年死亡率21%-34%),但需多次操作且再狭窄率高。传统治疗要求药物稳定后再干预(SAVR/TAVR),等待期间存在心衰恶化或猝死风险。急诊TAVR有望突破传统局限,成为常规手术的创新替代方案。
一、急诊TAV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1)有效性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3) 44, 3181–3195)

(Intern Med 62: 2457-2463, 2023)
急诊TAVR较传统治疗显著改善心源性休克(CS)患者预后。STS/ACC TVT注册研究等证实:尽管CS患者接受TAVR的死亡率仍高于非CS对照组(住院死亡率9.9% vs 2.7%,1年死亡率29.7% vs 22.6%),但较保守治疗(含球囊成形术)历史数据已实现突破性改善。关键临床获益在于:>90%患者存活出院,且出院生存者的1年生存率达70.3%。30天里程碑分析进一步显示,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功能状态均获显著提升,为危重患者提供了兼具生存获益与功能恢复的临床新选择。
(2)安全性

(Am J Cardiovasc Dis 2024;14(2):54-69)
尽管急诊TAVR风险较高,但与择期TAVR相比在主要出血、中风、手术成功率、起搏器植入和血管并发症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这表明即使在紧急情况下,TAVR 手术也是安全的。
二、实施时机

(Eur Heart J Qual Care Clin Outcomes (2023) 9 , 724-730)

(Intern Med 62: 2457-2463, 2023)
现有证据支持对急性失代偿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尽早实施急诊TAVR。与传统"先药物稳定再择期介入"模式相比,早期干预具有显著优势:(1) 显著降低2年全因死亡率(早期组≤60小时 vs 延迟组趋势明确),避免等待期猝死风险;(2) 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前瞻性研究证实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早期TAVR虽未显著降低30天死亡率,但能减少急性肾损伤等合并症,并通过阻断心肌进行性损伤改善长期预后。
三、辅助装置

(J Interv Cardiol. 2019 Nov 3:2019:7598581)
对于需行急诊TAVR的高危患者,术前预防性机械循环支持(MCS)可显著改善预后。研究表明:术中因心脏骤停急救性植入MCS的患者死亡率达100%(4/4),而术前主动植入MCS组住院死亡率仅20%(2/10),且长期生存率接近常规TAVR患者。其机制可能在于早期MCS能增强患者对TAVR血流动力学波动的耐受性,避免术中恶性循环。这强调了对心功能储备极差者早期识别的重要性,术前MCS或成此类患者的生存关键,但需更大规模研究明确最佳适用人群。

姜正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例85岁极高危患者(STS评分29.2)因重度钙化Type0型二叶瓣狭窄导致急性心源性休克,团队通过ECMO辅助下的急诊TAVR成功救治。精心安排ECMO使用时机,解决了风险与影像资料获取的矛盾;all in one技术和snare应用同一通路的创新方法充分利用入路,多平面分析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使手术过程精确,简洁,为急诊手术安全性提供保障。术后跨瓣压差显著改善(术前重度→术后轻度),3个月心功能恢复明显。该案例证实:对于传统手术禁忌的急性失代偿性主动脉瓣狭窄,急诊TAVR能实现突破性生存获益,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可复制的急救范式。
张骞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1.《中国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2021》明确规定:对药物治疗反应性差的难治性症状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伴或不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最短时间内完成的紧急经导管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或主动脉瓣置换术( Balloon dilatation of Aortic Valve, BAV/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手术,定义为急诊BAV/TAVR手术。它的适应证包括:①心源性休克;②合并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发生室颤;③药物难以改善需要器械循环辅助装置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充血性心力衰竭;④在TAVR评估及手术阶段出现血流动力学崩溃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对于本例85岁危重患者,极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难治性心力衰竭,药物难以改善患者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对于这类人群,整合循环支持、影像导航、微创技术的急诊TAVR方案,为终末期瓣膜病急救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2. CT是TAVR术前影像学评估的金标准。对于部分未行CT检查或CT图像质量不佳的急诊TAVR患者,可以应用超声心动图来测量主动脉瓣环最大径、最小径、周长和面积以及冠脉开口高度等,但需要注意超声测量可能存在瓣环测量偏小、钙化分布不敏感、冠脉高度测量误差等问题。
专家简介
宋光远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主任
北京市“登峰”培养计划团队负责人
2015年作为国内首位专业人员赴美完成瓣膜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博士后培训,是结构性心脏病和 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量国内名列前茅的专家,牵头和参与了结构性心脏病和复杂冠心病介 入治疗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20余项。
主持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十余项课题,申请及获得结构性心脏病相关的国家发明以及实用新 型专利30项;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68余篇中英文结构性和冠心病心脏病领域创新性研究高质量论文。作为主 要完成人之一,曾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和结构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结 构专家委员会秘书;北京市心血管内科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结构性心脏病专家工作组副组长 ;亚太结构性心脏病俱乐部秘书长;世界中联专业委员会心血管介入协会常务理事;第34届 长城心脏病学大会 秘书长;中国结构周核心工作组秘书长;北京瓣膜会主席等
姜正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姜正明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心脏瓣膜病微创介入、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心病及大血管疾病等介入治疗。涵盖重症、急诊、外科极高危、高危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TAVR治疗,二尖瓣微创介入治疗;能独立开展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独立开展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综合诊治,如室速及房颤的导管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及CRT-D等各种起搏治疗;熟练完成慢性闭塞性病变等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等,是国内将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结构性疾病、起搏电生理、冠状动脉疾病、大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融会贯通人才之一,发表SCI文章多篇。
张骞
心血管内科博士,主治医师
专业: 心脏瓣膜病和心力衰竭,擅长危重心血管病患者治疗,冠心病、经导管微创瓣膜手术(TAVR、TEER)术前评估和围术期管理。发表国际期刊多篇。国际会议论文交流数次。
赵茂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赵茂翔,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住院医师
主要从事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等领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英文期刊《Cardiac Research》青年编委。多次在心血管领域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承担院级课题2项,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多项。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Diabetes care、BMC Medicin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等杂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SCI论文14篇,中文1篇,累计影响因子>75。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