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医二院成功为一名急性心梗后重度二尖瓣反流的高危患者实施TEER手术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导管室、心脏超声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光远教授及张骞教授,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经导管二尖瓣夹系统,为一名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引起急性二尖瓣后叶脱垂导致重度二尖瓣反流的危重症患者,成功实施微创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术(TEER)。这标志着福医二院在急危重症瓣膜病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泉州地区开展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术(TEER)积累了宝贵经验。
患者为75岁男性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周于外院就诊,发现肌钙蛋白和BNP升高,紧急转诊至福医二院。入院后,患者反复出现急性左心衰发作、血压下降,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二尖瓣后叶脱垂伴重度反流,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源性休克,心功能IV级,高血压3级(极高危),慢性肾功能不全(CKD5期)。
如此复杂棘手的病情,外科手术风险极高,无法进行传统开胸手术。专家团队进行了充分的评估讨论,并取得患者及其家人的信任支持,决定为其实施微创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及冠脉介入治疗。
一枚“夹子”救活一颗心

李维维博士、彭芳展副主任医师、宋光远教授为患者进行介入治疗
王耀国主任团队联合宋光远教授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多学科术前讨论,对术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充分规划了手术策略与治疗预案,最终选择我国自主研发的DragonFly二尖瓣夹进行治疗。
手术当天,心血管内科瓣膜介入团队李维维博士、彭芳展副主任医师与团队成员默契配合,在宋光远教授的指导下,应用一枚长宽夹子XW0612就稳稳夹住脱垂瓣叶,仅用时1个小时就将术前重度的反流降低到了微量程度,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末端95%狭窄,前降支全程弥漫病变并中重度狭窄,并行前降支-左主干的支架植入术。

超声团队全程进行影像引导
术后,肾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协作,经加强抗心衰、血液透析,输血、纠正心律失常、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逐渐脱离血液透析,全身状态改善,顺利康复出院。


术前、术后心脏彩超对比

术前左室长轴影像

术前重度反流

术后释放后无明显反流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优势
许朝祥主任医师介绍,急性心肌梗死若累及乳头肌的血供,会导致乳头肌功能受损甚至断裂。乳头肌断裂是极其凶险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可能出现突发的呼吸困难、咯血、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可迅速导致死亡。此外,乳头肌断裂还会导致急性二尖瓣大量反流,进而引发肺水肿及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达80%,治疗难度极大。面对这一挑战,外科手术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在国内多地已被证实为有效的救治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此次,福医二院心血管内科率先在泉州地区开展TEER手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机械并发症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最快地稳定住患者血流动力学,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的机会;该微创介入手术也标志着福医二院在急危重症瓣膜病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广大瓣膜病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
王耀国主任医师介绍,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瓣膜疾病,在心室收缩的时候有大量的血液重新反流回左房,而不是送往全身供应血液和养分,患者往往会有乏力、心悸、气促、胸闷的症状,甚至夜晚无法平躺入睡,并伴随反复心衰,心功能也会越来越差,生活质量与预期寿命大大下降。传统治疗二尖瓣反流的方式是外科开胸手术,需要切开患者胸膛,在心脏停跳的情况下建立体外循环,打开心脏进行修复。但往往由于患者高龄、合并症多等外科手术高危因素,有将近一半的患者无法接受外科手术,而药物治疗只能改善症状,无法完全根治反流。
近些年来,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快速发展和成熟,它就是“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TEER)”。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仅需在患者左腿根部打开一个不到一公分的小口,从股静脉将特制的导管和夹子通过房间隔送入左心房到达二尖瓣,手术全过程通过经食道超声引导,通过一枚小小的夹子,将病变的二尖瓣叶捕获并重新夹合在一起,夹子仅4-6毫米宽,约1公分长,不影响正常的二尖瓣的开合。该手术创伤小、术中风险低、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与心脏功能均能得到显著改善,在我国和全球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让越来越多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科室介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80年代初,是省内较早形成的心血管病专业,为闽东南地区心血管病的主要防治中心。心血管内科的发展倾注了福医二院心内科几代人的心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略到精深的发展历程。
福医二院心血管内科经过40余年的沉淀,凝结了创新发展,科学求实的团队精神,2022年获“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肌病专科联盟省级中心”授牌,成立全球计算冠脉生理学培训中心·福建泉州地区分中心;2023年6月获得福建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2024年成立心血管病医学中心、心力衰竭与心肌病诊疗中心,获泉州市高血压病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心力衰竭和心肌病中心省级中心”授牌并启动心肌病诊疗规范提升项目。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始终秉承着“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理念,对病患及家属满腔热情,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将病患生命放在第一位。
医院拥有两个国家级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和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先后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与再认证、中国心衰中心认证与再认证、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中国心肺康复中心认证,并获得“国家心肺预防与康复中心示范中心单位”授牌,成为福建省首家挂牌“国家心肺预防与康复中心”的示范中心。
心血管内科现有医护人员140余人:医师52人,其中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11人、主治医师18人,教授3人、副教授7人;作为福建医科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37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护士100余人。科室人才梯队合理,胸痛中心团队、心脏介入团队、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团队、心衰中心团队、心脏康复团队、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心血管超声医学团队等亚专科人才初具规模。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