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封堵器纯超声引导下封堵长隧道型PFO

浏览量:2284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外科团队在赵琦峰教授的指导下,成功为16岁的青少年实施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患者术前超声显示为10mm长隧道型PFO,故而选择BDPFO2424可降解PFO封堵器实施封堵。手术在纯超声引导下进行,术者团队规范操作,封堵器在超声下清晰展开。术后彩超显示无残余分流,充分验证了可降解封堵器在PFO复杂解剖结构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患者信息

基础信息:男性,16岁,头痛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余前出现阵发性头痛,常在体位变动及剧烈运动后发生。十余分钟后自行缓解,伴胸闷,无意识丧失,无黑朦,于我院门诊就诊,心超提示‘卵圆孔未闭(左向右分流)’,建议择期手术治疗。

术前经食道超声描述:

1. 左心房内未探及自发显影征象。左心耳内未探及明显血栓征象,CDFl示左心耳血流充盈可。

2. 卵圆孔可见裂隙,宽约2mm,长约10mm,距主动脉壁6mm,CDFl示该处左向右分流。

3. 升主动脉未见斑块形成。

超声诊断:卵圆孔未闭

 

临床策略

临床策略:考虑到隧道长10mm,选择BDPFO-2424可降解PFO封堵器,配合12F可降解封堵器介入输送系统实施封堵。

 

术中风采

 

手术过程

导丝导管过隔

超声下确认PFO以及静息状态下分流口位置

导丝导管过隔

 

送入输送鞘

撤出导管后,沿导丝送入输送鞘

 

左盘展开

前推钢缆,展开左盘面

牵拉成型线使左盘面成型

 

 

右盘展开

左盘贴壁后,后撤鞘管展开右盘,前推钢缆使右盘面成型

封堵器扣合在房间隔两侧

 

成型锁定

前推钢缆和鞘管,抵住房间隔,并牵拉成型线锁定

锁定后,超声下观察封堵器

确认封堵器骑跨在房间隔上

 

牵拉试验

推拉钢缆,封堵器无位移,稳定性良好,锁定成功

 

释放后超声观察

释放PFO封堵器后,超声下观察,封堵器形态良好,无残余分流

 

病例小结

 

本例患者16岁,在过去的一年内常出现阵发性头痛,常在体位变动及剧烈运动后发生。来院检查在心超下发现卵圆孔未闭,静息状态下存在左向右分流,开口2mm,隧道长度为10mm,为长隧道型PFO。患者处在学业关键时期,频繁的偏头痛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2025年最新发布的《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应用路径中国专家共识》中,对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术前评估 PFO 封堵的潜在获益高于潜在风险的PFO,应考虑封堵。为了不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综合考虑患者意愿,行介入封堵术对卵圆孔未闭进行治疗。

在术式选择方面,考虑到辐射对青少年的潜在影响,选择单纯经食道超声引导下介入封堵,经食道超声能够清晰显示PFO位置,便于定位;在封堵器的选择上,选择可降解PFO封堵器。可降解封堵器能够在术后的半年到一年内逐步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不影响患者未来的职业选择。可降解封堵器结合纯超声引导,实现“植入无残留”的无痕绿色介入模式。术中在经食道超声引导下展开左右盘面。锁定后,超声下显示盘面平整,骑跨于房间隔两侧,无残余分流,封堵成功。可降解PFO封堵器双盘内扣,配合三层阻流膜,能够稳定扣合隔瓣的同时,大大降低术后残余分流风险。手术严格遵循规范化治疗流程,依照一贴、二扣、三锁、四剪、五撤的“5S”标准化操作步骤,确保手术安全有效。术后患者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治疗成功。术后医生给予半年双抗半年单抗医嘱,预防血栓风险。

 

感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琦峰教授团队的病例分享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10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