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众不同丨冠脉精准预处理研讨会圆满召开:精准先行,共塑“心”程

开场致辞
以切割球囊精准修饰,引领冠脉预处理新变革
仇玉民 教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

随着“介入无植入”理念不断深化,以切割球囊为代表的斑块修饰技术正凭借精准高效特性,为冠脉病变介入预处理带来突破性解决方案。
切割球囊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范式转变”
张立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切割球囊作为斑块修饰技术的代表,能在有效减少植入支架数量的同时,显著提升PCI手术成功率,实现“介入减负”与“血管修复”并重的范式转变。
Session1.理念革新
上午场的学术分享以“理念革新”开篇,由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仇玉民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立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会议主持▲
01.理论筑基,共启新章
切割球囊在血管预处理中的临床获益
赵志林 教授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病变充分预处理不仅能改善支架植入的远期预后,也是药物涂层球囊应用的重要基础。切割球囊是目前临床处理轻、中度钙化及纤维化等高阻力病变的优选预处理手段,能够实现更大的管腔获益、更高的安全性、更优的预处理效果以及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远期预后。
高峰讨论
◾ 切割球囊在预处理中最佳的使用步骤与时机
1
➤ A组观点:切割球囊作预处理第一步,有序撕裂是关键获益

金鑫 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
传统球囊扩张过程中容易造成内膜撕裂及斑块受压移位,而切割球囊修饰性扩张、减少斑块移位、限制内膜撕裂范围,为手术整体效果带来显著获益。

郑庆昆 教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传统球囊在处理偏心病变或钙化病变时易导致夹层,切割球囊可实现更充分且相对可控的血管扩张,可作为预处理的初始手段。如术中10mm的切割通过受限,可选择小尺寸切割球囊+高压球囊组合策略。
2
➤ B组观点:小尺寸预扩球囊开路,预处理升级步骤

李晨 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通过性受限的病变中可考虑先用预扩球囊进行尝试,在不同病变中采用个性化治疗策略。例如分叉病变中,希望小压力扩张,可直接使用小尺寸切割,而高阻力病变往往需要更高压力,可升级为小半号切割+1:1后扩球囊。

赵志林 教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对于高阻力病变或弥漫长病变,建议IVUS评估后,先用较小尺寸的切割球囊,序贯升级切割尺寸。
02.匠人之心,砥砺奋进
切割球囊设计验证上如何实现安全有效
陈尧
研发工程师

切割球囊在设计上多维度确保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刀片与球囊结合强度方面,通过多次产品迭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数据,为球囊和刀片的高度结合提供了最佳数据。在推送性和抗弯折性能方面,通过优化亲水涂层力和管杆材料,将推送性和抗弯折性能做到最佳。在切割球囊尺寸选择方面,结合有限元分析,切割球囊在低压力下做到安全、精准、高效,能够在有效修饰钙化的同时,不增加夹层和穿孔的风险。
互动讨论
Q1:切割球囊的未来优化方向和如何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乌宇亮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切割球囊在升级过程中应关注以下方向:(1)建议将刀片与球囊分离设计,以增强球囊柔韧性和载体的抗压能力;(2)将整体固定方式改为点式固定,可进一步提高通过性。
03.理论筑基,预见未来
切割球囊助力药球预处理,介入无植入更高效
乌宇亮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球使用比例逐年升高,预处理的要求更高、更为严格。与普通球囊相比,切割球囊能够实现更优的即刻管腔获得,并显著降低不规则夹层发生率。最新研究表明,切割球囊预处理能促进药球的药物吸收转移,提高介入无植入的治疗效果。
高峰讨论
◾ 切割球囊在预处理中更理想的尺寸选择?
1
➤ A组观点:选血管直径1:1的切割球囊,可实现最大化管腔获益

林琦 教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选择1:1的尺寸最接近有效切割目标,可一步到位完成操作。结合IVUS精准影像指导,1:1切割球囊可安全、高效完成预处理。

蒲云飞 教授重庆市人民医院
对于直径2.75mm及以下的小血管,建议采用1:1的切割球囊进行充分预扩张;尺寸过小可能导致管腔获得不足,影响远期疗效。对于直径3.5mm、4.0mm的血管,出于安全考虑,可初始选择稍小尺寸的切割球囊,逐步序贯升级。
2
➤ B组观点:选择比血管直径更小尺寸的切割,贯序升级安全无忧

孙冬冬 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序贯升级效果更好,先用小尺寸切割+球囊后扩,再升级到1:1切割球囊,不容易出现“狗骨头”现象。对于难以肉眼识别的负性重构病变,序贯升级切割更安全,降低手术风险。

张俊仕 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充分腔内影像评估后,弥漫长病变建议使用小尺寸切割球囊从远端到近端多次切割、贯序治疗,使回撤更为轻松和安全。
Session2.精准实践
下午场由“精准实践”接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琼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晓君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会议主持▲
实战演示①
李伦教授团队:切割球囊用于分叉病变预处理的手术精析

云阳县人民医院李伦教授演示切割球囊预处理前降支-对角支分叉病变一例。患者49岁男性,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冠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和对角支分叉伴钙化病变,对角支开口严重狭窄。IVUS提示左前降支近段开口处严重长钙化(360°环形钙化),对角支钙化严重,接近环形钙化。先后使用2.5mm高压球囊以及3.0mm切割球囊对钙化病变进行预处理,IVUS提示钙化环明显被切割断裂,最终完成3.0mmx40mm药物球囊置入,术后IVUS未见明显夹层,造影显示血流改善良好。
➤ 手术策略讨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文江教授、重庆市人民医院蒲云飞教授、长武县人民医院尚保军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俊仕教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庆昆教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赵志林教授对手术策略进行多角度讨论:
1.该病例极具挑战性,透析患者一般冠脉钙化较重,介入手术难度较高。该患者分叉开口处钙化严重,放置双支架容易出现支架膨胀不良,考虑于左前降支置入药球,对角支开口处采用高压球囊+切割球囊做进一步预处理。
2.药球的使用应结合患者整体情况综合考虑,本例患者从IVUS看,因长期透析血管内钙化小结节较多,支架植入困难且术后再狭窄及血栓风险高,综合术中即刻风险及术后不良事件来看,药物球囊是更优选择。
手术干货分享
Q1:使用DCB前,使用切割球囊等特殊球囊进行预处理,应如何选择尺寸?

李晨 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目前临床上对切割球囊尺寸选择有不同观点,个人更倾向于选择小半号的球囊,(1)切割球囊因具有刀片高度,理论上扩张尺寸可能偏大;(2)高阻力病变在超命名压扩张时,切割球囊并非完全顺应性球囊,其尺寸可能进一步增大。因此,选择稍小尺寸可降低血管损伤风险,即使初始未能充分扩开钙化病变,也为后续加压再切割留下空间,更有利于手术安全。
Q2:前降支钙化病变十分常见,在导丝存在缠绕的情况下,应该在切割球囊之前,还是之后进行分支保护?

李晨 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从技术角度来讲,在过导丝时尽量不要一个方向旋转太多,而是来回地调整导丝方向去保证两根导丝不会缠绕和交叉。另外在用切割球囊修饰斑块后,一般使用普通的预扩球囊去做边支的进一步保护,而不是特殊球囊。
Q3:在主支使用药物球囊,在预处理过程中,哪种夹层是可以接受的?

李晨 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根据指南与专家共识,C型以上夹层急性闭塞的可能性超过5%,不推荐药物球囊;A型和B型的夹层发生急性闭塞的风险小于5%,可以用药物球囊,但需关注术后短期内夹层进展。若术中看到有明显夹层,建议观察5-10分钟。
实战演示②
武刚教授团队:切割球囊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的手术精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武刚教授及其团队成员路璐教授、毛岚教授带来一例切割球囊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的案例。患者72岁男性,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中段80%狭窄,对角支开口可见70%狭窄,右冠近段90%狭窄,远段80%狭窄。术中在IVUS指导下,使用非顺应性球囊进行预扩后,对支架内再狭窄分别使用切割球囊、后扩球囊充分预处理,成功放置两个药物球囊。
➤ 手术策略讨论






咸阳市中心医院樊川民教授、遂宁市中心医院黄刚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金鑫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晨教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林琦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孙冬冬教授讨论后表示:
1.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纤维成分多,使用切割球囊进行充分的预处理能够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具有更为理想的即刻管腔获益,有助于后续治疗,达到更佳预后。
2.由于切割刀片的存在,在使用切割球囊时应当慢起慢放。缓慢膨胀切割球囊更加安全,为了更好的切割球囊回抱,撤压过程也需缓慢进行。
手术干货分享

王琼 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药球前不建议用普通球囊反复预处理(容易造成不可控夹层),建议用切割温柔处理,对药球治疗效果有很大提升。若用腔内影像进行药球后检查,可放心使用IVUS,不产生OCT打造影剂的风险。

白晓君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DCB可以安全用于ISR、小血管以及分叉病变的分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遇到复杂的分叉病变,建议用7F指引导管为后续可能的操作提供更踏实保障,也有助于减少导丝缠绕的风险。
高峰讨论
◾ 预处理器械组合在不同的病变场景中的选择考虑
1
圆桌话题:中度钙化病变中,如何考虑对切割球囊和IVL的选择?

黄刚 教授遂宁市中心医院
在临床实践中,首先需要通过腔内影像学准确评价钙化病变严重程度、钙化厚度,同时判断管腔直径及病变长度。对于中度钙化病变,我更偏向于首选切割球囊,操作简便且切割有效,能够达到很好的预处理效果。

尚保军 教授长武县人民医院
针对中度钙化病变,一般会先使用切割球囊进行预处理,效果达到要求后可直接放置支架;若切割后,球囊后扩效果仍不满意,此时可以使用IVL。
2
圆桌话题:重度钙化中,如何选择RotaCut、RotaTripsy等组合?

陈文江 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IVUS指导是选择治疗策略的关键。中度钙化病变首选切割进行预处理,可选择两个切割球囊从小到大逐渐升级。更严重的钙化病变可考虑结合IVL治疗。重度钙化病变首选旋磨进行减容,再考虑结合切割球囊/IVL进行处理,效果会更好。期间需要反复进行IVUS确认。

樊川民 教授咸阳市中心医院
重度钙化病变首推主动旋磨策略,旋磨之后,相较于IVL,选择通过性更好的切割球囊进行预处理更普遍。
03.病例分享
腔内影像指导下CTO开通后切割+药球一例
患者72岁女性,因反复胸痛四天加重两天入院,造影显示LAD近段严重狭窄,中段CTO,右冠CTO,LCX严重狭窄并通过侧枝循环给前降支及右冠供血。行急诊PCI干预前降支,术中导丝在左主干嵌顿、指引导管压力衰减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紧急于LM-LAD植入支架稳定生命体征。随后处理LAD-CTO,IVUS提示远段心肌桥、严重钙化及对角支开口病变,经切割球囊预处理后,于对角支植入支架并序贯药球,前降支处理完成后,患者情况稳定,继续处理LCX并植入支架。最终TIMI 3级血流,手术成功。
04.病例分享
腔内影像指导下旋磨切割预处理复杂钙化病变一例
王长鹰 教授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患者74岁女性,因突发胸闷胸痛5小时就诊,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造影提示冠脉三支病变,前降支近段弥漫性严重钙化。针对前降支先行旋磨术(采用1.25mm磨头、16万转/分多次旋磨),旋磨后IVUS评估病变处钙化严重,最小管腔直径仅1.43mm。后续经2.5mm球囊预扩效果不佳,换用3.0mm切割球囊扩张后,成功植入2.75mm及3.0mm支架各两枚。
本案例体现了Rotacut策略在严重钙化病变中的适用性:旋磨后若仍存在残余狭窄或支架输送困难,联合切割球囊可有效扩大管腔、改善支架膨胀和贴壁,减少并发症。IVUS在精准评估钙化、指导治疗决策及优化植入效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有助于提升手术成功率并改善远期预后。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