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EF值超大瓣环 | 郑大一附院舒礼良、刘海教授团队成功完成极低EF、超大瓣环合并瓷化主动脉经心尖TAVR一例

浏览量:1015

ScienCrown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舒礼良教授、刘海教授、黄功成主治医师、谢飞博士等挑战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手术禁区”,凭借其精湛技艺与丰富经验,成功应用ScienCrown瓣膜系统,经心尖入路为一名合并超大瓣环(32.9mm)、二叶瓣伴极重度钙化、极低EF值及“瓷化”主动脉的患者实施高难度TAVR手术。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例,手术团队需要同时解决三大难题:一是32.9mm超大瓣环合并极重度钙化,常规瓣膜难以适配,锚定与展开均存在严峻挑战;其二,27%极低EF值下循环维持困难,术中容错率低;其三,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合并瓷化主动脉,常规经股入路受限。团队通过详尽的影像学评估与多学科讨论,选择经心尖入路,成功跨越多重难关。术后患者瓣膜功能良好,无明显瓣周漏,症状明显改善,手术圆满成功!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72岁。

术前诊断:

1. 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心力衰竭 不稳定型心绞痛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 胸主动脉钙化并溃疡

4. 高血压

5. 心律失常 房导阻滞

 

术前超声

超声描述:

EF:27%

主动脉瓣环径:27mm

主动脉瓣流速:3.0m/s

 

超声提示:

1.主动脉瓣狭窄并中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功能二瓣畸形,钙化显著)——因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可能低估主动脉瓣狭窄程度。

2.左室壁均匀性增厚并搏动普遍明显减低(考虑瓣膜性心肌病)

3.左心增大,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扩张

4.二尖瓣退行性变,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5.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6.全心功能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

7. 检查时心律不齐

 

 

 

术前CT分析

根部结构

Annulus:32.9mm

LVOT :34.5mm

根部分析

STJ 43.0mm 

高30.8mm

AAO 50.6mm

L-50.4mm R-49.6mm N-47.9mm

 

锚定区判断

LVOT 2mm 33.7mm

Super-Annulus 2mm  28.2mm

Super-Annulus 4mm  28.2mm

Super-Annulus 6mm  27.6mm

Super-Annulus 8mm  27.5mm

Super-Annulus 10mm  28.6mm

 

冠脉风险评估

Left Coronary:22.4mm

Right Coronary:19.5mm

LCA & Leaflet

17.7mm<13.5mm

RCA & Leaflet

28.9mm>16.3mm

 

钙化情况

VR

HU850:1323

 

 

入路选择

 

手术策略

  • CT评估特点:功能型二叶瓣,左右对合缘高位部分粘连,32.9mm超大瓣环,敞口状流出道,极重度钙化,大心室,升主瘤样扩张,瓷化主动脉。 

  • 结合根部及外周CT结构分析,根部结构偏大,股动脉入路条件不佳,不推荐经股TAVR。 

  • 经讨论决定经心尖入路完成TAVR手术。

  • 预装ScienCrown TAVTA 32瓣膜,瓣膜植入深度约瓣下3-5mm。

  • 不进行球囊预扩,备28mm球囊后扩处理。

 

 

手术过程

术前超声检查

术前TEE可见重度反流,仅见无冠瓣叶小幅度活动

 

主动脉根部造影

主动脉根部造影,可见明显反流

 

瓣膜定位造影

mark点与猪尾平齐

瓣膜释放至全展开位

 

全展开位造影评估

瓣膜位置形态可,无明显瓣周漏

瓣膜缓慢脱钩

 

28mm球囊扩张

剪影状态下,造影瓣膜位置形态佳,无瓣周漏

 

 

术后超声检查

超声短轴瓣膜形态较圆,无明显瓣周漏

 

 

 

小结

 

此次超高危TAVR的圆满完成,凝聚了舒礼良、刘海教授团队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长期探索与持续突破。该病例兼具功能性二叶瓣、32.9mm超大瓣环、极重度钙化及瓷化主动脉等多重难点,既往被视为“手术禁区”。术者团队凭借娴熟操作和丰富临床经验完美植入ScienCrown瓣膜,安全跨越了解剖与循环的双重风险,术后患者各项指标显著改善,手术取得预期效果。

术中采用的ScienCrown瓣膜系统为本例极具挑战性的复杂TAVR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100%全释放&全回收设计,为术中瓣膜植入情况带来更全面更精准的评估,为高危患者提供了更高容错空间;直筒短瓣架结构实现了全瓣架参与锚定,在严重钙化的二叶式主动脉瓣中提供了充分的径向支撑力,保障瓣膜稳定植入。本例手术的成功实施,进一步验证了ScienCrown瓣膜系统在复杂解剖中的适用性,也彰显了郑大一附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复杂TAVR领域的技术实力,为高危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和重要临床借鉴。

 

 

专家简介

舒礼良  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心血管外科三病区主任。

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小儿先心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心血管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多次赴国内外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心研修学习,擅长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和心脏肿瘤的外科手术和微创治疗。

 

 

刘海  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12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外科学博士学位。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15 余年。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8月赴国家心血管中心学习心血管疾病微创介入技术。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主动脉疾病的外科和微创介入治疗。研究方向为心肌保护和房颤发生机制的基础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8 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 973、广东省科技厅等多项科研项目。2016 年当选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首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1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