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引导导丝与生物可降解房缺封堵器联合应用:纯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主动脉无缘的房间隔缺损

浏览量:2859

近日,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彭帮田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10岁患儿实施纯超声引导下MemoSorb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超声显示患儿房间隔II孔中部发育薄弱,范围约15mm,缺损大小5mm距主动脉无残端,综合评估后选用BDASDⅡ-14可降解封堵器。手术在纯超声引导下精准操作,充分发挥PannaWire介入引导导丝的显影优势与安全特性,顺利完成封堵。术后即刻超声显示封堵器形态稳定,无残余分流,实现了"无辐射、无植入、无残留"的绿色介入目标。

 

患者信息

基础信息:女性,10岁。

超声描述:右心稍大,室壁厚度及运动未见明异常。房间隔II孔中部发育薄弱,范围约15mm,中央处连续中断约5mm,距各边缘残端充足(距主动脉无残端,距正后壁11mm,距二尖瓣10mm,距房顶10mm,距上腔9mm,距下腔14mm,房间隔总长32mm),室间隔连续完整,三尖瓣关闭欠佳,余瓣膜结构、启闭未见明显异常。大动脉位置关系及发育正常。主动脉弓降部未见异常。心包腔未见明显液性暗区。

彩超描述:房水平见左向右分流,收缩期:三尖瓣可见少量反流。

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Ⅱ孔型左向右分流),心功能正常

 

临床策略

临床策略:考虑到患者房间隔中部发育薄弱,且缺损临近主动脉,选择BDASDⅡ-14可降解房缺封堵器,配合12F可降解封堵器介入输送系统实施封堵。

 

手术过程

 

PannaWire介入引导导丝

以下简称“超声导丝”

 

超声导丝过隔

超声导丝过房间隔,置入肺静脉

 

左盘展开

沿超声导丝置入鞘管后,送入封堵器

展开左盘面后,牵拉成型线使左盘面成型,后撤钢缆和鞘管使左盘面贴合房间隔

 

右盘展开

后撤鞘管展开右盘面,前抵钢缆使右盘成型,超声下观察封堵器,左右盘面骑跨于房间隔两侧

 

释放后超声

锁定完成释放封堵器后,封堵器盘面稳固贴壁,成型良好,封堵成功

 

 

 

病例小结

 

本例患者为10岁女性,心超下检查出房间隔有连续回声中断5mm,考虑到患者右心增大,有右心超负荷表现,且患者条件符合介入指证,故行经皮介入封堵术对房缺进行封堵治疗。

在术式的选择上,结合患者家属意愿,选择经胸超声引导配合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行介入治疗。可降解封堵器能够在植入1年后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产物安全,且无远期风险。此外,Ⅱ型可降解房缺封堵器无金属显影点,不含金属植入物。纯超声引导技术仅通过超声引导,能实时观察瓣膜血管等心内结构,且无需穿铅衣操作,安全简便。此外,免去DSA能够避免辐射带来的危害,对儿童获益明显。可降解封堵器配合超声引导介入术式,患儿无需暴露在辐射下完成手术,并且封堵器降解后无残留,实现无痕的绿色介入理念。

患者房间隔中央处连续中断5mm,且缺损临近主动脉,因此选用BDASDⅡ-14可降解房缺封堵器进行封堵。传统的导丝在超声下往往无法完全显影,术中为加强超声下轨道建立的可视性和操作的安全性,使用了PannaWire介入引导导丝。超声导丝的梭形头部结构由金属丝编织而成,超声下呈现清晰的梭形回声,显影清晰,且可避免导丝在手术过程中从缺损处滑出,落回右心房。超声导丝中端为软段结构,头端为金属密网编织而成的梭型结构,较为柔软,遇到阻力时可打弯、形变,从而避免对心脏组织造成损伤。此外,术中输送鞘可直接沿着超声导丝进入左心房,免去常规交换加硬导丝步骤,简化手术流程。在超声导丝的引导下,轨道顺利建立,释放封堵器后,封堵器呈现Y字型环抱主动脉,形态稳定。可降解房缺封堵器拥有特殊的降落伞锁定设计,配合成型锁定设计,拥有不劣于金属封堵器的成型效果。最后封堵器成型良好,封堵成功。

 

感谢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彭帮田教授团队的病例分享

 

 

—End-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3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