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周2025丨周达新教授:共绘“心”蓝图,启航结构介入新篇章

浏览量:3422

2025年10月20日至26日,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会——“第九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学术活动周”(中国结构周2025)将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武汉等地,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同步召开。大会执行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诚邀您相约2025中国结构周,共赴结构性脏病领域的学术之约!

大会执行主席 周达新教授


八年积淀,铸就亚太学术旗舰

 

 

 

 

 

周达新教授表示,中国结构周自创办以来,始终以推动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事业发展为己任。它以独具特色的“手术直播”为核心载体,重点展示最前沿的器械、最精湛的技术与最先进的理念,已成为推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规范化培训与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历经八载耕耘,中国结构周的规模与辐射范围持续扩大,不仅扎根中国,更辐射亚太,为全球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七天不断线:沉浸式学术体验全面升级

 

 

 

 

“一周七天,学术不断线!”是中国结构周对参会者的不变承诺。周达新教授介绍表示,今年大会将继续以“手术实战演示”为主干,打造为期一周的沉浸式学术体验。

 

线上手术直播(10月20日至24日):连接海内外数十家顶尖心脏中心,连续五天呈现多台、高质量、高难度的实时手术病例。演示内容覆盖主动脉瓣(TAVR)、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左心耳封堵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全系介入技术,为与会者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与视觉盛宴。

 

线下学术会议(10月24日下午至26日上午):今年的线下议程重磅升级,从以往的周末扩展至从周五下午开始。这意味着更密集的议程安排、更深入的专题讨论、更充分的交流时间,确保每一分钟都“干货”满满,思想碰撞更为激烈。

 

聚焦核心,纵深探索瓣膜介入疆域

 

 

 

 

 

周达新教授强调,瓣膜介入治疗作为结构性心脏病的核心,无疑是本届结构周的绝对焦点。

TAVR:从成熟走向精进:TAVR早已超越了“能否做”的阶段,进入了“如何做得更完美”的化境。大会线上设立专属TAVR频道,线下则匠心独运地打造了“循证进展篇”、“共病管理篇”、“策略优化篇”三场层层递进的专题会,构成一条完整的深度进阶路径——从夯实临床决策的循证根基,到应对复杂共病的现实挑战,再到追求瓣膜选择、并发症预防、瓣中瓣技术等高阶策略的艺术化完美。

二、三尖瓣探索前沿新高地:作为当前最激动人心的前沿疆域,二、三尖瓣介入治疗将设立独立专场。国内最早探索、经验最丰富的顶尖术者团队将齐聚一堂,无私分享其宝贵的一手经验、最新器械的早期应用心得以及对未来技术方向的深邃洞察。

延伸版图构建综合诊疗生态:大会视野还将超越瓣膜本身,延伸至与之紧密相关的广阔领域。“肺动脉高压”的药物与介入协同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全周期管理、“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卒中的最新策略等经典论坛将相继登场。同时,超声、影像、护理等支撑团队的专题讨论,将确保整个结构介入治疗体系既能“走得快”,更能“走得稳、走得远”。

特别纪念:致敬TAVR在华十五载 启迪未来新篇章

 

 

 

 

2025年,恰逢TAVR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十五周年。周达新教授表示,今年的中国结构周开幕式将举行里程碑式的纪念活动。这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次深情的行业回溯与宝贵的精神传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五载TAVR耕耘,铸就今日辉煌。第九届中国结构周已准备就绪,2025年10月20日至26日,让我们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在思想的碰撞与技术的交融中,在跨越过去与未来的深度对话中,共同见证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事业的新跨越,携手开启结构“心”未来的壮丽篇章!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7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