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丨阜外医院与北京天坛医院团队联合揭示心房颤动及导管消融治疗对大脑类淋巴功能的潜在影响及与认知功能的关联

浏览量:10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PI郑黎晖研究团队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性泉教授研究团队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题为“Atrial fibrillation catheter ablation, brain glymphatic function,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及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分析了心房颤动患者脑类淋巴系统功能的改变及其与房颤患者认知功能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索性的观察分析了导管消融手术治疗恢复窦性心律前后房颤患者脑类淋巴功能的变化。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目前证据表明,AF与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发病风险升高相关,且独立于卒中事件及共同血管危险因素,同时,AF还会增加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但二者关联背后的机制尚不明确。近期研究发现,脑类淋巴系统是脑脊液正常流动并运送和清除细胞外废物的关键,其清除功能受损科导致神经毒性蛋白在脑内累积并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已知正常心脏搏动驱动的脑血管正常舒缩搏动,是脑脊液在脑内沿血管周围间隙运动的重要驱动力,但房颤等情况下是否破坏脑脊液的流动及节律性,导致脑类淋巴系统清除功能下降和认知功能下降,尚不明确。

为回答上述问题,研究团队前瞻性地纳入87AF患者及44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受试者(Healthy control, HC),为每一位入组的受试者进行全面、详细的认知功能评估及3.0T MRI 扫描,采集序列包含3D T1加权序列,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以及多球壳扩散序列。研究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TI-ALPS)指数评估脑类淋巴功能。通过对比AF(根据临床分型分为阵发性AF及非阵发性AF)与健康对照不同组间DTI-ALPS指数的差异,发现相比于HCAF受试者DTI-ALPS指数明显更低。其中,非阵发性AF患者DTI-ALPS指数的下降最为明显。这提示,AF患者、尤其是房颤负荷较大的非阵发性AF患者,脑类淋巴功能可能存在受损。偏相关分析结果提示,AF患者的DTI-ALPS指数与部分认知功能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提示DTI-ALPS指数部分介导AF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在导管消融节律转复治疗后,AF患者的DTI-ALPS指数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
心房颤动导致脑类淋巴系统受损加剧认知功能下降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心房颤动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脑类淋巴功能受损,并且可能是房颤患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潜在机制之一。通过导管消融恢复窦性心律后,大脑类淋巴功能可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些研究结果为心房颤动相关认知功能下降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预防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治疗靶点,强调了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对大脑健康的重要性。

原文链接:Guo J, Zhang Z, Meng X, Jing J, Hu Y, Yao Y, Ding L, Zheng L, Zhao X. Atrial fibrillation catheter ablation, brain glymphatic function,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Eur Heart J. 2025 May 7;46(18):1733-1743. doi: 10.1093/eurheartj/ehaf036.

 

内容来源: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