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AHS.25 | 无界"心声",智绘未来——超声医学论坛共探心血管影像新前沿

浏览量:30
 

在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声医学论坛于10月19日上午成功举行,围绕“超声心动图国际指南更新”与“介入超声心动图应用进展”两大主题,展开了一场融合前沿技术与临床实践的深度对话。本次论坛由北京协和医院陈未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朱振辉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杜鑫教授共同担任论坛主席,并邀请国内顶尖的超声心动图专家,为大家呈现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第一部分:国际指南更新与临床热点解读

本环节由张佳胤教授、朱振辉教授、杜鑫教授共同主持,朱天刚教授、尹立雪教授、王斌教授、马春燕教授、陈未教授等多位专家发表演讲。

 

 朱天刚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系统解读了2025年ASE右心超声评估指南,重点阐释肺动脉高压的分类标准、右心室-肺动脉耦合指标及右心结构与功能分级,强调新指南在提升肺动脉高压筛查与预后评估能力方面的重要价值。

 

尹立雪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围绕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估及HFpEF诊断,详细介绍了2025 ASE指南中的四大关键指标与新增的左心房应变参数,并探讨了在房颤、心肌病等特殊人群中评估左室充盈压的策略。

 

王斌教授团队的丁柯晗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展示了“AI导航心脏超声智能辅助诊断与教学系统”,提出通过多模态AI技术实现超声检查的标准化与智能化,推动超声诊断走向精准与同质。

 

马春燕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系统介绍了右心室三维应变的临床研究进展,指出前后向应变在评估右室功能与预测心衰结局中的独特价值。

 

陈未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分享了“超声空化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作为PCI辅助治疗与微血管保护新策略的潜力。

 

第二部分:介入性超声心动图应用进展

本环节由宾建平教授、杜鑫教授、陈未教授、王廉一教授主持,谢明星教授、王廉一教授、蒲朝霞教授、朱振辉教授、杜鑫教授带来精彩报告。

 

谢明星教授团队的吴文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系统阐述了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与临时机械支持患者在围术期的超声评估要点,强调超声在术前筛选、术中引导与术后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王廉一教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聚焦下腔静脉(IVC)评估中的细节与误区,结合机械通气等复杂场景,提出多切面、多参数联合分析的评估策略。

 

蒲朝霞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针对复杂二尖瓣反流病变,提出基于解剖与反流机制的TER分型,强调“一瓣一策”的精准介入理念。

 

朱振辉教授(阜外医院)深入探讨了“无放射线单纯超声引导”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包括TAVR、TEER、无导线起搏等,展现超声引导绿色介入的广阔前景。

 

杜鑫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围绕人工二尖瓣衰败的介入治疗,系统阐释三维超声在术前评估、术中导航与术后监测中的关键作用。

 

本次超声医学论坛汇聚国内顶尖专家,内容涵盖从指南更新到技术落地、从右心评估到AI赋能、从基础测量到复杂介入,全面展现了我国超声心动图领域在精准化、智能化、介入化方面的飞速发展。超声影像,正以无界之“声”,智绘心血管诊疗的未来图景。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