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AHS.25 | 钙化病变优化处理论坛:技术融合破局,病例实战论道,共探复杂钙化病变应对新策略

在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钙化病变优化处理论坛聚焦CTO与钙化病变,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江洪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张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艾辉教授的联袂主持下,四位国内冠脉介入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分享处理复杂钙化病变最新技术进展与实战经验,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会议主持
技术融合,精准施策
共探复杂钙化病变优化路径
陈晖教授:轨道旋磨术处理钙化病变的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陈晖教授以“轨道旋磨术处理钙化病变的进展”为题带来学术分享,围绕冠状动脉轨道旋磨介入治疗系统(OAS)的作用机制、最新临床研究进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相较于冠状动脉内旋磨术(RA),冠状动脉轨道旋磨术(OA)采用偏心设计的旋磨头进行双向旋磨,能够降低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旋磨头嵌顿等并发症的发生,更适用于开口处的钙化病变、支架内再狭窄以及钙化结节等复杂情况。OA在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也已在ORBIT系列等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总体而言,OA与RA均是处理冠脉钙化病变的重要技术,各具独特优势,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并根据病变特征进行个体化选择,以实现更佳预后。
张建军教授:左主干严重钙化病变的治疗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张建军教授作“左主干严重钙化病变的治疗策略”学术报告指出,冠脉左主干病变通常合并高度钙化,因此使用特种球囊或旋磨的比例高于非左主干病变。在临床实践中,充分的血管准备和钙化修饰可以转化成更好的支架扩张,降低主动脉口病变夹层延伸到主动脉的风险,往往需要多种策略联合应用。对于球囊能通过的病变,考虑使用切割球囊、高压球囊或冲击波球囊;对于球囊无法通过的病变,可采用冠状动脉旋磨。在实际手术过程中,需要选择强支撑且同轴性好的指引导管(7-8F),重视血流动力学支持、腔内影像的应用,同时注意对回旋支和远端血流的保护。最后,张教授以一例“应用旋磨、震波技术治疗左主干支架膨胀不全”的精彩病例进行经验分享,为与会同仁提供了宝贵借鉴。
尹栋教授:AI在冠脉严重钙化病变介入策略和技术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尹栋教授表示,严重钙化病变会增加PCI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不完全血运重建概率,因此在冠脉介入过程中,对钙化病变进行充分评估尤为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钙化病变的腔内影像评估日渐成熟:术前腔内影像学检查可评估钙化形态和特征,并定量评估钙化负荷(角度、长度等);术中可评估钙化销蚀程度以及钙化是否断裂;术后可评估支架膨胀、贴壁及边缘夹层情况。AI赋能的腔内影像可以实现高精确度、快速、可重复性的定性和定量评估钙化病变,通过“精准识别-智能决策-风险管控”全流程重塑冠脉严重钙化病变的介入模式,推动其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最终实现有效降低手术难度,提升治疗效果。
温尚煜教授:Hybrid策略处理严重钙化病变

南开大学第四中心医院温尚煜教授结合几例实战病例分享“Hybrid策略处理严重钙化病变”指出,严重钙化病变会增加PCI操作风险与难度,并显著影响患者长期预后。近年来,临床上用于钙化病变预处理的技术手段日益丰富,比如切割球囊、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IVL)、旋磨术等等,作为冠脉介入医师应当全面掌握钙化病变的评估方法,采取综合治疗策略以提升PCI整体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研究表明,在治疗严重钙化病变患者时,相较于单独应用旋磨术或切割球囊,先使用旋磨术去除钙化斑块,再利用切割球囊进行扩张,“旋磨+切割”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血管管腔直径和支架置入效果。此外,旋磨术与IVL的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效应,增强斑块修饰的整体效果。总而言之,对于存在严重钙化病变的患者,在指南和共识指导下,腔内影像学与切割球囊、IVL、旋磨术等技术的联合应用,有望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交流互鉴,协同创新
共促冠脉钙化病变介入诊疗水平提升
此次GW-ICC/AHS.25钙化病变优化处理论坛以病例为桥,以技术为核,为心血管医师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使得冠脉复杂钙化病变前沿技术与临床经验得以共享,对推动冠脉钙化介入的精准化、规范化诊疗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冠脉钙化病变的诊疗水平将不断提升,为患者带来更精准、安全的治疗方案。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