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关于DCB在冠脉PCI治疗中应用立场声明
JACC关于DCB在冠脉PCI治疗中应用立场声明


声明中列出了DCB only的标准操作流程
流程分三个部分进行展开
一、DCB应用前病变预处理
-
标准球囊预扩张:选择使用与血管远端参考直径1:1匹配的非顺应性或半顺应性球囊进行预扩张;
-
长时间扩张:推荐30秒;
-
使用特殊球囊:如刻痕球囊或切割球囊,改善预处理效果,并降低血流限制性夹层的风险;
-
鼓励应用腔内影响学评估,精准评估血管尺寸,指导选择合适大小的DCB,并分析斑块成分和形态;
-
钙化病变的处理:对于中重度钙化病变推荐使用冲击波球囊、旋磨和轨道旋切等技术。
二、可接受的预处理结果
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估
-
造影结果:肉眼评估狭窄<30%;通过QCA评估,<=25%为最佳,25-40%仍可接受;
-
血管夹层评估:允许存在非血流限制性夹层,评判标准包括:TIMI血流 3 级,无心电图变化,无胸痛发作。
专家观点:适度的夹层可能有助于药物血管壁输送;
-
冠脉生理学评估:通过测量FFRA,建议:Pa/Pd>0.90或QFR/FFR>0.80。
三、决策点
如预处理结果符合上述所有可接受标准,则进行DCB治疗
操作时须主要两个要点:
-
短输送时间:<2分钟;
-
长扩张时间:>=60秒。
如果评估结果为NO,不应使用DCB治疗,应选择备用方案,DES或进一步预处理,直到结果达标。
四、改决策流程强调
-
充分的预处理是应用DCB治疗的关键步骤;
-
需要从影像学、临床表现、生理学功能等多维度进行评估;
-
要进行标准化操作:DCB的输送和扩张时间要达标;
-
要有备用方案:DES或继续预处理及评估。
END
转自:Dr Henry7969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