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主狭+瓣叶钙化,崔勇教授团队精彩演绎VitaFlow自膨瓣完美释放
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已逐渐作为主动脉瓣狭窄的微创诊疗方式。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崔勇教授团队在一次会议中转播了一场精彩的TAVR。据介绍,这是一名71岁的老年女患,主诉为活动后胸闷气急1年余。患者1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急,休息后稍有缓解,遂于2022.9.15至他院检查超声,结果提示:1.主动脉瓣慢性病变伴重度狭窄,中度关闭不全。2.左室肥厚,左房增大。3.二尖瓣退行性变伴轻度返流。4.轻度三尖瓣返流伴轻度肺动脉高压,肝多发囊肿,双侧颈动脉内膜毛糙伴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
入院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资料如下所示:
超声提示:
-
主动脉瓣钙化,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反流(考虑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病)
-
左心增大
-
二尖瓣后叶瓣环钙化斑伴轻度反流
-
三尖瓣轻度反流
-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收缩功能正常
入院检查CT:冠脉CTA提示,左前降支近、中段管壁钙化及混合性斑块,管腔中度狭窄;左主干钙化性斑块,管腔轻微狭窄。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钙化灶。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胸部增强CT:左肺上叶斑片影,肿瘤性病变不除外,请结合临床,必要时穿刺活检。两肺散在慢性炎症、纤维灶。左肺支气管慢性炎症伴支气管牵拉性扩张。两肺通气血流分布不均可能。两肺多发小结节,建议随诊。双肺门、纵隔多发稍大淋巴结显示。心脏增大,主动脉壁及冠脉钙化,主动脉瓣区致密影。两侧胸膜局部增厚。附见肝内多发低密度灶,胆囊内胆汁淤积可能。
腹部超声:肝区脂质沉积、肝多发囊肿。
初步诊断:
1.主动脉瓣狭窄;
2.冠状动脉狭窄;
3.颈动脉硬化;
4.高血压;
5.肝囊肿;
6.左肺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可能。
患者术前冠脉CT评估收缩期:瓣环周长75.5mm,均径24.0mm(图左);左室流出道周长77.3mm,均径24.6mm(图右)。
舒张期:瓣环周长80.5mm,均径25mm(图左);左室流出道周长84.2mm,均径25.5mm(图右)。
该患者三叶瓣,钙化是以三个瓣叶为主的均匀钙化。
左冠高度16.4mm(图左),右冠高度16mm(图右)。冠脉风险评估较低。
左窦窦宽34mm,右窦窦宽30.7mm,无窦窦宽33.4mm(图左);窦管交界周长89.7mm,均径28.7mm(图右)。
升主动脉周长96.9mm,平均径30.6mm。
主动脉根部重建可见钙化集中在瓣叶的瓣缘上。
主动脉弓评估:整体形态良好,主动脉弓小弯侧有钙化。
1.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根部评估如下:
-
瓣环周长75.5mm,平均径24mm;
-
流出道周长77.3mm,平均径24.6mm;
-
三叶瓣,重度狭窄,中度钙化,钙化主要分布于瓣叶,瓣叶纤维增厚;
-
左冠开口高度可,瓣叶长度可,窦宽相对瓣膜可;右冠开口高度可,瓣叶长度可,窦宽相对瓣膜可。冠脉风险低。
2.入路评估:
-
双侧股动脉轻度迂曲,分叉高度可。左侧血管平均最小内径6.7mm,右侧血管平均最小内径7.0mm。
-
主动脉弓角度不大,可安全通过输送系统。
3.主要风险:
-
钙化较重,存在瓣周漏风险。
-
收缩期心室小,心室壁厚,存在循环崩溃风险。
方案制定:
-
右侧股动脉做主入路,可使用22f大鞘入路;
-
22mm球囊预扩;
-
选用微创VitaFlow TAV 27 瓣膜;
-
0-4mm最终释放位置。
充分术前准备后,患者术中食道超声心动图可见三叶瓣主动脉瓣膜狭窄,明显钙化,主动脉瓣中度中心性返流。超声实测瓣环前后经20mm,左右径26mm,窦部内径33mm,窦管交界25mm,右冠开口高度16mm,左冠开口高度15mm,瓣叶长度13mm左右。患者心功能良好,EF(射血分数)值69%。


该患者右侧股动脉做主入路行TAVR手术。导丝跨瓣,即指引导管及泥鳅导丝跨过主动脉瓣进入左心室,交换为猪尾导管进行左心室内压力测定。


置入加硬导丝,由猪尾导管导入超硬导丝至左心室内,并将导丝塑形成圆圈状。
球囊预扩张。合适跨瓣投射角度下,球囊中部置于钙化狭窄区域;160bpm快速起搏,血压降至60mmHg以下;快速充盈球囊;球囊完全充盈时主动脉根部造影;快速抽瘪球囊后停止起搏,观察血压回升(预扩时猪尾拉到高位,以免发生夹层)。
过弓。瓣膜输送系统顺利通过主动脉弓。
VitaFlow TAV 27 瓣膜释放。在术前CT测量的最佳术中投照角度以及术中根部造影下进行释放。对于VitaFlow植入深度,以猪尾导管最低点作为瓣环最低点位置标志,瓣膜植入深度(与瓣环最低点相比)控制在0-4mm。
缓慢撤回瓣膜输送系统。超声观察瓣膜植入位置和深度尚可,流速1.2m/s,压差5mmHg,无瓣周漏。


最终造影观察瓣膜释放完全,位置尚可。
对于最终瓣膜释放的位置,现场有专家认为瓣膜位置稍高,建议在瓣膜完全释放后在调动猪尾,避免在瓣膜释放一半时移动猪尾,会造成瓣膜移位。对此,崔教授说位置稍高可以避免术后患者传导阻滞并发症的发生。
瓣周漏是TAVR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考虑到该患者主动脉重度狭窄、瓣叶钙化,术后应注意随访观察。此外,术后瓣膜移位也是非常危险的并发症,也是手术后值得密切关注的情况。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