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分类,治疗更细化!一文读懂《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精简版)》

浏览量:205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期,《国家心力衰竭指南 2023(精简版)》在《中国循环杂志》发表,其心衰新分类和更为细化的治疗要点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定 义

 

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定义包含三个方面:(1)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舒张功能)和(或)射血能力(收缩功能)受损;(2)产生相应的心衰相关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3)通常伴有利钠肽水平升高,和(或)影像学检查提示心原性的肺部或全身性淤血,或血液动力学检查提示心室充盈压升高的客观证据。

 

分 类

 

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和速度可以分为慢性心衰(CHF)和急性心衰(AHF)。AHF 有两种形式:一 种是慢性心衰的症状或体征突然恶化或急性加重,称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是AHF的主要形式之一,约占80%~90%;另一种是既往有或无基础心脏病患者由于基础心脏病加重或急性心脏病变出现,抑或非心脏因素导致的首次发作,称为“新发的急性心力衰竭 ”,约占10%~20%。

 

根据患者初次评估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心衰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HFpEF 可以进一步分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和“射血分数高于正常值的心力衰竭(HFsnEF)”。

 

此外, 还有几种特殊类型:“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HFimpEF)”和“射血分数恢复的心力衰竭(HFrecEF)”、“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decEF)”、“改善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impEF)”,具体定义见图 1。

 

 

分 期

 

根据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分为 4 期:A 期为心衰风险期,B 期为心衰前期,C 期为症状性心衰期,D 期为晚期心衰。

 

 

诊疗流程

 

 

 

 

HFrEF的治疗

 

关于HFrEF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慢性HFrEF患者全因或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的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主要包括ARNI/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MRA及SGLT2i四类药物,称为“新四联(quadruple)”。

 

指南推荐,患者在血液动力学稳定并且无禁忌证情况下,尽早、小剂量、同时启动“新四联”药物(Ⅰ类推荐,B级证据);如果患者不能耐受“新四联”药物同时启动,可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药物特点个体化选择1~2种药物先启动,然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在4~6周内序贯启动“新四联”药物。

 

启动“新四联”药物治疗后应根据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肾功能、血钾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耐受性,滴定剂量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

 

 

HFmrEF的治疗

 

 

HFpEF的治疗

 

 

HFimpEF或HFrecEF的管理

 

HFimpEF或HFrecEF只是代表心脏功能或结构达到一定程度缓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愈或者完全正常化。

 

HFimpEF或HFrecEF的管理意见包括:

 

▪继续生活方式管理:避免大量饮水、过度输液、酗酒等诱因,避免心衰复发(Ⅲ类推荐,C 级证据 )。

 

▪对于围生期心肌病(PPCM)女性,即使 LVEF 恢复正常,也应避免再次妊娠(Ⅲ类推荐,C 级证据 )。

 

▪维持药物治疗:即使无心衰症状, 也推荐继续应用“新四联 ”药物,减少心衰复发风险 (Ⅰ类推荐,B 级证据 )。

 

 

来源: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精简版).中国循环杂志,2023,38(12):1207-1238.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点击关注
医谱学术
点击下载
医谱app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