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分享丨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2022中国心衰中心建设进展与展望
导读: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以“2022中国心衰中心建设进展与展望”为题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一、中国心衰中心工作进展
心力衰竭危害严重,预后较差,患病率却持续增高,275例/10万人,每年新发297万。患病率≥25岁为1.10%,≥35岁为1.38%,60-79岁为 3.09%,80岁为7.55%,总数达1205万。心衰高危人群也十分庞大,社会老龄化突出、高血压3.3亿、糖尿病1.14亿、慢性肾功能不全1.2亿。心衰1年死亡率为17%,五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似。患者需反复住院,心衰患者平均住院3.3次/年,平均住院9.7天/次,人均住院费29746元/年。
建设心衰中心的目的主要为:推广心衰规范化诊疗,有助于促进分级诊疗,降低医疗负担。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发展进程经历了孕育萌芽、探索发展、稳步向前、初成规模、积累跨越几个阶段。
2022年上半年工作进展
五年推动建设超过2006家,八批次认证616家,整体推进卓有成效,铺开全国心衰防控新局面。31个省份启动建设,26个省份注册超过15家,22个省份通过认证数量超过10家,24个省级联盟成立。宁波、南通、新乡、苏州、赣州、邯郸、泰安、无锡、威海、襄阳等40个地级市联盟陆续成立。
心衰中心全国建设一览表
心衰中心建设在全国覆盖31个省市,河南、上海、山东心衰中心建设综合水平居全国前三,有22个省份认证数量超过10家。
可以发现门诊药物达标率明显提高,出院前药物使用率也在不断提高,随访率逐渐得到改善。
2019-2021年基层版质控指标对比
可以发现出院前药物使用率不断提高,门诊随访药物达标率明显提高,且2021年再入院率下降。
2021年标准版与基层版质控指标对比
标准版与基层版用药情况和随访率接近,实现心衰管理同质化
心衰分级诊疗效果显著
推动心衰的分级诊疗、实施双向转诊是心衰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心力衰竭分级诊疗技术方案》,鼓励全国二级以上的医院通过建设心衰中心来推动心衰的分级诊疗。2022年上半年开展基层培训会近百场,分级诊疗“云”培训会1期,建设帮扶100+家心衰中心单位。118家心衰中心调查∶向上转诊患者3265位,向下转诊患者9049位,接收下级医院转来的患者16376名,接收上级医院转来患者1774名,与1237家医院签署上下转诊合作协议。但目前仍存在普及率较低的问题。
成立省级及地市级心衰中心联盟
地市级联盟帮扶带动基层,推动分级诊疗体系纵深发展,在省卫健委支持和推荐下,成立24个心衰中心省级联盟。在各市卫健委支持和推荐下,已有40家地市级心衰中心联盟成立。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基层医师培养
由中国心衰中心联盟、省级联盟、地市级联盟、示范基地牵头开展质控、培训会议。关注心衰中心微信号,锁定心衰系列学术活动。
中国心衰中心联盟学术培训回顾
总结分析建设成效,发表多篇共识指导心衰临床实践
加强心衰患者管理培训、科普教育
二、2022年心衰中心工作展望
2022年下半年中国心衰中心工作规划
拓展体系,优质优量。优化认证组织体系。省级区域协同体系构建和行动(联盟-省级-市级联动)。组织第十批次心衰中心认证。6月1日开始心衰第二批次再认证工作。示范中心重点帮扶250家建设单位。
深拓基层,推动分级诊疗。发挥省/市联盟作用,设立省/市心衰中心联盟工作指标并考核。推动100家地市级联盟成立。开展县域、基层医院专项帮扶(超声心动图、护理、康复)。
加强质控,提升诊疗水平。优化心衰中心数据库与质控指标计算。推广心衰最新指南和质控指标。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门诊随访率。建立心衰队列研究和临床研究。
加强培训,关注患者健康教育。开展学术活动,扩大心衰中心影响力。示范基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心衰规范诊疗管理全国巡讲(基层巡讲)。患者全程管理和科普教育(综合管理模式探索)。
重点一、深化培训,提高心衰规范诊疗水平
重点二、深拓基层,大力推动分级诊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