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S 2024丨凝聚共识,稳步前行——结构心可降解封堵热点讨论与病例荟萃,推动介入新技术规范发展!

浏览量:1769
2024年12月27-28日,“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年会暨中国西部左心耳封堵论坛暨第八届心源性卒中现代预防大会”(WCS 2024)线下会日程圆满落幕。本次大会重点围绕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可降解封堵术临床应用现状,聚焦心源性卒中心脑同治学科发展等前沿内容,以热点辩论、大咖讲坛、病例大赛等丰富形式展开深度交流研讨。同期,由大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牵头的——可降解PFO封堵器临床应用路径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启动,将为临床新技术、新器械的规范化推广应用提供进一步的循证支持!
12月27日:PFO热点话题讨论——破立并举,辩证统一

 

12月27日下午,领域内大咖纷至,围绕“如何看待PFO术后残余分流?”、“偏头痛患者PFO到底封不封?”、“可降解封堵器是金属封堵器的补充还是替代?”等PFO热点话题展开激烈探讨。珠海市人民医院姜小飞教授、上海长海医院白元教授担任主持嘉宾,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朱鲜阳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广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智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徐仲英教授担任点评大咖。

深圳大学总医院李寰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海涛教授、上海长海医院白元教授分别进行引导性发言,新颖的流程设置充分激发了会场的热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晓彬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刚成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袁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杜亚娟教授、北京天坛医院付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周强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卜宁教授、开封市人民医院潘庆丽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琦光教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黄凯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总院沈群山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姚青教授在会上参与讨论并发表看法。

在讨论中,全场专家就PFO诊断与治疗的多学科团队建设、偏头痛的适应证把握以及可降解封堵器的规范化操作等议题达成一致的认识。张刚成教授在分享中指出,综合其中心参与的多个PFO封堵临床项目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可降解封堵术的残余分流发生率明显低于金属的,这可能与可降解材料促进疤痕形成相关;白元教授在引导性发言中提出需要在掌握适应症、规范化操作的技术前提下充分发挥可降解封堵器的临床应用优势,完成有效封堵,可降解材料诱导组织再生,安全降解,自体修复缺损,降低异物炎症反应,大大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大会主席张玉顺教授强调,虽然目前镍钛合金封堵器在临床有最广、最久的应用,但“介入无痕”理念下可降解封堵的发展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需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与规范的技术保障手术的成功、患者的安全。

在可降解PFO临床应用路径中国专家共识启动会上,张玉顺教授代表PFO介入治疗领域的专家为大家带来了惊喜“剧透”:由他牵头发起的可降解PFO临床应用路径已完成初稿编撰,多位专家于现场开展简单讨论,完整指南预计将在年底定稿,2025年期间发布。期待该权威指南的发布,给予临床更大的信心,助力可降解PFO封堵术规范化普及,走得更好更长远。

12月28日:降解封范 实例非凡

12月28日14时,首届生物可降解封堵系列病例汇报大赛于西安重磅开幕。学术环节,四位介入领域大咖带来了左心耳、室缺、房缺、卵圆孔未闭四方面的讲解与分享,随后十位青年封堵术者各自带来了可降解封堵器应用的病例汇报。精彩的病例汇报与激烈的提问攻防点燃了会场的热情。大赛尾声,点评专家将象征着接力棒的证书颁于获奖青年术者并合影留念,两代人在介入领域携手共进,为广大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带来更高更长远的预后生活质量

大咖封范,传道授业砺后昆

上海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总结中国特色可降解左心耳封堵器的研发之路和临床研究结果,指出目前可降解左心耳封堵器“双盘+倒钩+锁扣”的结构设计在解剖结构深、大小合适的左心耳中有较好的安全性与疗效,在减少或避免DRT方面有广阔前景,如何保证封堵器展开、成形后的形态是目前的研究重点。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分享了经股动脉全降解VSD封堵器的单中心临床应用经验,通过3例封堵实例的展示介绍了超声透声条件较差情况下封堵器伞盘释放的操作技巧。张玉顺教授同时强调,可降解封堵的操作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要求术者具备丰富的经验以应对术中术后的各种问题。可降解封堵的开展与推广同样需要脚踏实地,不宜野蛮生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海波教授带来了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临床研究一年随访结果及病例分享。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可降解ASD封堵器封堵效果非劣于已上市金属ASD封堵器,且可降解ASD封堵器安全性良好,心律失常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并在6-12个月进一步降低,对瓣膜功能无明显影响。胡海波教授特别提到可降解ASD封堵无残留的特点能够满足学生或特定职业从业者的社会心理需求,对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胡浩教授介绍可降解PFO封堵器植入技术及经验,讲解涵盖术前筛查、超声评估、选伞过隔、“5S+3推3锁”、术后用药等PFO封堵的全过程,逐步剖析PFO封堵的规范化操作技巧。

实“例”竟显,病例汇报见真章
首届生物可降解封堵系列病例汇报大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朱航教授主持并进行规则宣讲,上海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总院沈群山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刚成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朱鲜阳教授担任专家评审。由来各中心的中青年术者就可降解系列封堵临床案例展开精彩汇报,以赛促学,呈现了一场热烈且干货满满的学术盛会。

上海长海医院朱霓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心甜教授分别汇报了儿童全降解VSD封堵复杂情况处理一例及成人可降解PFO封堵一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航教授汇报了3例全降解封堵器应用于膜部瘤、长隧道合并多出口等复杂室缺的封堵,以实例验证了全降解封堵器在复杂室间隔缺损封堵中的独特优势,及应用于儿童、成人室缺的有效性、安全性。上海东方医文为教授对合并复杂房间隔膨出瘤的可降解PFO封堵展开分享,强调术中导丝导管无创过隔的重要性,并指出可降解封堵器顺应性强、锁定贴合结构形态及组织运动,能够形成有效安全封堵,降低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

四川省人民医院罗甜甜教授介绍了一例PFO相关脑梗合并偏头痛患者的可降解封堵术,指出PFO相关卒中及偏头痛需要规范化诊治流程排查病因,并需要重视术后的抗凝与随访策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景驰教授带来经皮植入全降解室缺封堵器封堵嵴下型、室间隔膜部瘤并多发缺损的多形态室缺两例,术后1年随访均显示封堵器基本已降解,无残余分流;并特别分享了输送鞘预装充盈造影剂法来辅助判断全降解封堵器位置形态的可视化操作技巧,为临床提供宝贵经验参考。

罗甜甜教授分享病例术中影像:

左伞盘的释放需注意避免鞘管对左房或肺静脉的损伤
景驰教授分享病例:锁定后超声检查显示封堵器形态良好、封堵完全,未见残余分流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郭俊晓教授汇报了一例典型可降解PFO封堵病例,通过规范化诊疗全流程分享,强调国内外相关指南对于PFO并不明原因脑卒中、偏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需要经严格筛查评估后,符合指征,行介入治疗更安全;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王忠超教授带来可降解ASD封堵器成功应用于金属过敏体质儿童房缺封堵的病例分享,给看似别无选择的难题,提供了可降解封堵的解决新方案。

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李有金教授介绍了可降解PFO封堵器的临床应用体会,以一例严格按照“5S”标准规范化操作的手术为一位药物治疗无效的偏头痛少年完成封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胡秋明教授带来了极简式可降解PFO封堵一例,以外科医生的视角探讨了对于横位心、卵圆孔隧道较长、房间隔膨胀瘤等复杂情况,右上肺静脉建立工作通道的可行性。
大赛尾声,点评专家将象征着接力棒的证书颁于获奖青年术者并合影留念,两代人在介入领域携手共进,为广大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带来更加光明的术后生活质量。

总结

病例汇报大赛秉持公平公正、严谨、科学合理的原则,通过挖掘和探讨可降解封堵器临床应用中的典型优秀病例,推动介入技术的创新进步和规范发展,本次心源性卒中现代预防大会也在可降解病例精彩荟萃中圆满收官。大会主席张玉顺教授表示,尽管可降解封堵器具有明显优势,但如何进一步保障创新器械技术更好、更规范地应用于临床,保证介入封堵的安全有效,需要全体介入领域专家同道的集思广益和群策群力。可降解PFO封堵专家共识的出台,将为可降解技术进一步规范化推广和发展提供有力循证支持,保障患者接受规范化的临床诊疗,也为医生坚定了开展新技术的安全感与信念。期待可降解PFO封堵走好关键的每一步,带动可降解封堵系列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规范发展。

 

可降解学苑精彩内容

新元肇启 华章日新丨《可降解学苑》专栏2024年度总结

全降解封堵器无损主动脉瓣,成功封堵距右冠瓣无缘、右冠瓣嵌入室间隔缺损病例文献分享丨每个卵圆孔未闭都应该被封堵可降解PFO封堵器在纯超声引导下封堵大型15.3mm长隧道PFO

 

扫码观看可降解学苑精彩内容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医谱app

点击下载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2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