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与共识|《中国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操作专家建议》重磅发布!

浏览量:2339

为更好地指导我国从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工作的临床医师安全、规范地使用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2025年4月12日,由国家结构性心脏病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专业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中国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操作专家建议》(以下简称《专家建议》)在第六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CSHC 2025)上重磅发布!

 

《中国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操作专家建议》发布仪式专家合影

 

该《专家建议》的成功发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权威的操作依据,更将推动可降解封堵技术的规范化应用。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可降解封堵技术有望成为PFO封堵术的核心选择之一,为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今年五月份,《专家建议》将正式在《中国循环杂志》见刊。

 

 

 

共识背景

 规范可降解PFO封堵器应用以提升疗效 ★

 

卵圆孔未闭(PFO)与隐源性卒中、偏头痛等疾病密切相关,传统介入手术使用的镍钛合金封堵器植入后终生存于体内,导致部分患者发生金属过敏、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临床可降解PFO封堵器有减少组织磨损和并发症等优点,但其与传统金属封堵器在材料学特性、介入手术操作方式及术后管理策略等略有差异。《专家建议》旨在指导临床医生在术前筛查、手术操作及术后管理中更好地应用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应时而生

 推动可降解技术规范化发展 ★

 

《专家建议》系统地梳理了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临床应用的适应证、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治疗目标和疗效评价体系,聚焦可降解封堵器的独特技术要点,为临床实践提供权威参考。

 

1.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的材料及结构特点

理想的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是植入体内后为自体修复提供桥梁,主体结构随内皮化进程崩解吸收,最后完成自体生理性修复,并达到以下效果 :(1)当封堵器本身被完全吸收后,缺损处应形成健康自然的具有正常功能的生物组织;(2)封堵器吸收后完全消失,无异物残留,不干扰心脏正常组织和功能。

 

目前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可降解封堵器材料多为聚对二氧环己酮(PDO)、聚左旋乳酸(PLA)、聚己内酯(PCL)等合成的可降解生物材料,根据临床需求调整材料比例应用于封堵器骨架和阻流膜的设计中,从而能重建房间隔组织,达到有效封堵、安全降解的效果。这些可降解生物材料在体内可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经肾脏和肺排出体外,按动物实验结果观察,大部分材料术后6个月~3年完全降解。

 

我国自主研发的MemoSorb®PFO封堵器(国械注准 20233131307)采用PDO为双盘骨架材料,PLA为阻流膜材料,均为可降解材料;在结构上,该封堵器采用专利锁边及成型线锁定的创新设计,通过盘面锁边设计增强力学支撑和双盘夹持力,能够保证植入后不受心脏收缩运动影响,支撑稳定,更加适应PFO复杂的解剖结构,优化封堵效果。MemoSorb®PFO封堵器自2023年12月正式应用于临床以来,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专家建议以MemoSorb® PFO封堵器为例介绍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的临床应用的规范化流程。

2.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临床应用适应证及禁忌证建议

3.术前评估及准备

➤ 主要设备器材: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X线引导时选用 )、MPA 导 管、0.035 ″ 超 滑 导 丝、0.035″超硬交换导丝、Pannawire 导丝(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时专用 )、生物可降解 PFO 封堵器及其介入输送系统。

 

➤ 术前准备:

(1)常规体检:超声心动图、X线、普通及动态心电图及术前常规化验检查等。

 

(2) 明确PFO诊断的影像学检查:经颅超声多普勒右心声学造影(cTCD)、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EE)。

 

(3) PFO 相关疾病的临床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术(CT)、颈动脉血管超声、下肢静脉血管超声、头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

 

患者和家属签署介入手术知情同意书。建议PFO封堵术前常规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以排查相关禁忌证 [小房间隔缺损、多孔PFO等,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易漏诊],并明确PFO的解剖结构、大小、长度、位置等。

4.操作步骤

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为例,按引导方式不同,分为单纯超声心动图(TTE或TEE)引导PFO封堵术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超声心动图引导PFO封堵术。

 

➤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植入术操作步骤如下: 

 

(1)术前准备:如果患者经胸声窗条件好,在导管室或普通手术室局麻下行TTE引导经皮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植入术(大部分患者可采用TTE引导 );如果患者经胸声窗条件不好,可在全身麻醉下行TEE引导经皮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植入术,术前需禁食物和水,建立静脉通道。

 

(2)工作距离测量:消毒铺单前测量右锁骨中线第3肋间至股静脉穿刺点距离,并于术中在导管及导丝上标记该工作距离。

 

(3)术中床旁TTE复查了解房间隔及心包情况作为基线资料,根据术前TEE 及TTE结果预先准备好合适型号的封堵器和输送鞘管。

 

(4)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原则: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共有8个规格型号,其中4个双盘等边,4个双盘非等边,一般根据右心房侧伞盘直径的不同分为4种。根据PFO解剖分型选择对应封堵器。简单型PFO常规选择18mm或24mm封堵器。复杂型PFO或合并小膨出瘤(基底直径<28mm)建议选择28mm封堵器,合并巨大膨出瘤(膨出瘤基底直径28~34mm)可尝试选择34mm封堵器。优先推荐选择等边封堵器。

 

(5)配套输送鞘管选择:18mm封堵器一般选择12F输送鞘,24mm或28 mm封堵器一般选择14F输送鞘(便于封堵器回收 ),34mm封堵器需要选择16F输送鞘。沿超硬导丝将输送鞘管送入左心房或左上肺静脉(鞘管尾端在水盘中操作注意排气 )。

 

(6)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穿刺股静脉(或颈静脉 )置入6F穿刺鞘管,静脉注射肝素100 U/kg。完成右心导管检查排除肺动脉高压后,标记好导管长度,经穿刺鞘管送入6F导管及导丝(以Pannawire导丝为例 )到达下腔静脉后,导丝头端伸出导管外露出网状菱形头端,将导管及导丝一起向前推送到下腔静脉右心房开口部。超声心动图剑突下双切面显示导丝导管到达下腔静脉开口部后,同时前送导管及导丝至房间隔中部,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导丝网状菱形头端顶住房间隔中部卵圆窝位置,换大动脉短轴切面,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略微调整导管导丝方向,顺时针旋转导管,将导管顶在主动脉后方卵圆窝位置,固定导丝,轻轻向前推送导管,部分回收导丝网状菱形头端,同时轻轻向前旋转导管寻找到PFO右心房面开口,即可将导管送过PFO进入左心房。过左心房后,调整导管及Pannawire导丝方向,将Pannawire导丝插入华法林嵴后方的左上肺静脉近段。退出6F MPA2导管及穿刺鞘后,在主动脉短轴切面超声引导下沿 Pannawire导丝送入相应标记插入深度的输送鞘管入左心房,退出导丝及输送鞘内芯,保持输送鞘管头端游离在左心房中部。

 

(7)可降解封堵器体外装载及测试:由密封圈侧插入推送钢缆至装载器头端。打开封堵器密封包装,沿尾端塑料控制手柄前剪开两根成型线,打结后线头经推送钢缆侧孔引出,后撤推送钢缆至密封圈外引出成型线,再次将推送钢缆由密封圈侧插入推送至装载器头端。将封堵器右心房盘侧螺杆与推送钢缆头端螺母进行对合旋转锁定至封堵器右盘根部(注意螺扣旋转不宜太松也不宜太紧 )。沿推送钢缆后撤装载器至钢缆中后部,从钢缆头部螺母旁的穿线侧孔开始分开两股成型线呈两线平行无交叉缠绕,然后一手拉线,一手前推装载器至钢缆头端封堵器右盘底部,再从装载器密封圈侧再次分开两股成型线呈两线平行无交叉缠绕直至尾端两线打结处,完成分线过程。再次检查成型线与螺杆无缠绕后,后撤推送钢缆使得装载器导管头端抵住封堵器右心房侧伞盘,轻顶推送钢缆,左手固定装载器,右手平行钢缆向后拉紧成型线锁定封堵器双盘,听到“咔”的锁定声或者拉线的右手明确振动感表明封堵器体外锁定功能良好,可以正常使用(否则可更换新封堵器 )。双盘锁定后,可左、右手同时分别拉动成型线,测试成型线是否丝滑顺畅(如果拉线不顺畅,则提示成型线缠绕或线结故障,需解除故障或更换封堵器 )。封堵器体外装载及测试完成后双手牵拉左右双盘解开锁扣成纺锤形后助手后撤推送钢缆将封堵器收入装载器中,将装载器整体完全浸入肝素生理盐水水盘中,用50ml注射器反复冲洗 3~5次,排气完全后浸入肝素生理盐水中备用。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装载过程及注意事项见图1。

 

(8)封堵器推送及释放:在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沿输送鞘管送入装载测试好的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TTE主动脉短轴切面(或心尖四腔心切面 )监测下观察封堵器左心房盘推出后,体外轻拉成型线使得封堵器左心房盘成型,再缓缓同时后撤鞘管及钢缆,使得封堵器左盘贴靠至房间隔上,而后固定钢缆不动,后撤输送鞘管释放右心房盘,并前推钢缆及鞘管,使得封堵器右心房盘贴靠于房间隔上。

 

(9)左右双盘位置判定与推拉测试:轻轻后拉前推推送钢缆,TTE超声监测下分别在主动脉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和剑下双房心三个切面下看到右心房盘变厚变球形的形变过程而左心房盘位置不动且无明显形变过程,确认双盘分别扣于房间隔两侧而不是同侧,同时对二尖瓣、三尖瓣、房顶等结构无接触及影响,确认封堵器位置良好后,可以完成后续的锁定过程。

 

(10)封堵器锁定: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和剑突下切面确认封堵器对二尖瓣、肺静脉及冠状静脉窦等周围组织无影响,位置及形态良好后,前推鞘管用力抵住封堵器盘面,轻轻推送钢缆及输送鞘抵住右盘,同时用力向后牵拉成型线(三者同轴用力 )直至封堵器双盘成型锁定,完成封堵器锁定过程。

 

(11)封堵器锁定后释放前测试:双盘锁定后需要再次做推拉测试,在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心、大动脉短轴、剑突下双房三个不同切面监测下,轻轻牵拉推送钢缆观察确定封堵器形态、位置有无变化(如果锁定成功,推拉测试时封堵器双盘均不变形,双盘随房间隔轻度整体运动 ),剪线释放封堵器前可再进行一次加力牵拉成型线操作,加强成型锁定效果。超声心动图上述多切面检查封堵器推拉测试下形态、位置良好,超声多普勒未见明确房间隔分流后,即可判断锁定成功。必要时,也可经输送鞘管内加力注射15~20ml激活生理盐水行静息下右心声学造影,确认无明显右向左分流(如果有Ⅰ级以上右向左分流,可再次加力牵拉成型线加强锁定双盘直到无明显残余分流为止)后,也可判断锁定成功。

 

(12)封堵器释放:通过上述测试确认封堵器锁定成功后,体外剪断双股成型线,牵拉一端成型线直至整根成型线被拉出体外后,前推鞘管用力抵住封堵器盘面,轻轻逆时针旋转输送钢缆,释放封堵器。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植入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见图2。

 

(13) 拔出输送鞘,压迫穿刺点后,绷带加压包扎。

 

图1: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装载过程及注意事项

 

图2:应用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植入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植入术操作步骤如下: 

 

(1)术中超声心动图监测:TTE了解房间隔及心包情况作为基线资料,根据术前TEE及TTE结果预先准备好合适型号的封堵器(封堵器选择原则同前 )。

 

(2)入路途径:常规局麻下穿刺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排除肺动脉高压。

 

(3)X 线透视下,导丝配合导管探查通过未闭的卵圆孔,静脉注射肝素100 U/kg,调整导丝导管将导丝入左上肺静脉,交换超硬导丝入左上肺静脉。

 

(4) 配套输送鞘管选择:原则同前。

 

(5) 封堵器的装载及体外测试:步骤同前。

 

(6)在X线透视下及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沿输送鞘管送入装载好的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X线透视下可见封堵器上四个铂金显影点(第1个显影点位于左心房盘,第2、3个显影点位于封堵器腰部,第4个显影点位于右心房盘 )依次沿鞘管进入,当第1个显影点推出鞘管、且第2、3个显影点平齐鞘管头端时,可基本判断封堵器左盘已推出,此时体外轻拉成型线使得第1、2、3个显影点靠近,在超声心动图(TTE或TEE)监测下观察封堵器左心房盘成型后缓缓同时后撤鞘管及钢缆(同时轻拉成型线保持一定张力 ),使得封堵器左心房盘贴靠至房间隔上,而后固定钢缆不动,后撤输送鞘管释放右盘,同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可见第4个显影点释放出鞘管,此时轻轻前推钢缆及鞘管,使得4个显影点聚拢。

 

(7)双盘位置判定:轻轻后拉钢缆,超声心动图监测下在主动脉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和剑下双房心三个切面下看到右心房盘变形而左心房盘位置不动且不变形,确认双盘分别扣于房间隔两侧而不是同侧。

 

(8)超声心动图及X线透视下反复确认封堵器位置正确、形态良好,且不影响房室瓣活动后,轻轻推送钢缆及输送鞘抵住右心房盘,同时用力向后牵拉成型线(三者同轴用力 )直至封堵器双盘成型锁定。双盘锁定成型后,左前斜位50~60度(房间隔切线位 )X线透视下可见4个显影点由散开状变成聚拢一起的小四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9)封堵器锁定后释放前测试:双盘锁定后需要再次做推拉测试,X线透视下轻轻牵拉推送钢缆观察4个显影点一起运动(如果分开运动说明未锁定牢固 )且聚拢不分开,同时超声心动图多切面检查封堵器推拉测试下形态、位置良好,超声多普勒未见明确房间隔分流后,即可判断锁定成功。必要时,也可经输送鞘管内加力注射15~20ml激活生理盐水行静息下右心声学造影,确认无明显右向左分流(如果有Ⅰ级以上右向左分流,可再次加力牵拉成型线加强锁定双盘直到无明显残余分流为止 )后,也可判断锁定成功。

 

(10)封堵器释放:确定封堵器锁定成功,超声心动图再次判断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后,体外剪断双股成型线,牵拉一端成型线直至整根成型线被拉出体外后,前推鞘管用力抵住封堵器盘面,轻轻逆时针旋转输送钢缆,释放封堵器。如果旋转输送钢缆时,4个显影点随之旋转,可略用力前顶鞘管,轻柔旋转释放。

 

(11) 撤出输送鞘管,穿刺点压迫止血包扎。

5.术后管理及随访

术后卧床12h左右。

 

➤ 药物治疗:术后24h内酌情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之后单药继续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如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6个月后继续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至12个月。具有高栓塞或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可个体化延长或缩短药物治疗时间及调整药物剂量;合并房颤者推荐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或华法林抗凝;不能耐受或不适合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可选择个体化的抗凝方案。

 

➤ 术后随访:推荐术后24h及1、3、6、12个月及每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必要时做cTTE或cTCD,判断有无残余右向左分流。若发现中-大量残余分流,应继续随访观察,并注意行TEE检查观察右向左分流通过位置以分辨原因(是否存在漏诊的其他缺损、通道,是否存在术中穿刺过隔情况 )。随访时重点询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偏头痛量表、头颅磁共振成像 )。

6.并发症的识别与防治

PFO封堵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心脏穿孔、封堵器脱落、空气栓塞、房颤、残余分流及血栓栓塞等。相关专业介入医师应严格掌握介入封堵适应证,术前检查要全面,充分发挥 MDT 作用,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密随访观察,进一步提高 PFO 封堵成功率,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使更多适合 PFO 封堵术的患者获益。

 

小结

★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迈入"可降解时代" ★

《中国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操作专家建议》通过系统整合国内外临床实践与循证证据,为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科学指导:一是规范术中操作流程与影像评估标准,提升术者对复杂解剖结构的处理能力,降低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等并发症风险;二是建立术后抗栓管理及长期随访体系,优化个体化治疗策略,推动远期疗效数据积累。该《专家建议》的发布将促进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标准化与创新技术普惠,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扫码即可免费获取

 

END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学术

点击下载

医谱APP

点击下载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100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