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双降解”植入!3岁双缺损先心患儿一站式修复:经胸植入全降解VSD+可降解ASD同步治疗

室间隔缺损(VSD)与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尤其在儿童患者中,双缺损共存的复杂情况对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日,河南省儿童医院胸心外科翟波教授团队通过经右腋下小切口路径,成功完成3岁患儿室缺与房缺一站式同步封堵,分别植入全降解封堵器与可降解ASD封堵器。该患儿既存在膜周部室缺伴部分膜部瘤形成,又合并中上部房间隔缺损,缺损直径较大且解剖距离主动脉根部0mm,给封堵治疗带来不小挑战。翟波教授团队应用可降解封堵器,不仅顺利修复了患儿心脏缺损,更为其未来的生长发育消除了异物负担,探索并实践了“无痕修心”的创新治疗路径。本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河南省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在复杂情况下的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展现了国产可降解封堵器在儿童先心病治疗中的卓越应用价值,为未来高质量、低负担的心脏缺损修复提供了新方案。
术中剪影


患者信息
基础信息:男,3岁7个月。
主诉:检查发现心脏杂音3年余。
现病史:患儿出生后体检时听诊发现心脏杂音,1年前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建议定期复查,随患儿生长发育,无发紫、活动后气促等症状。2月前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室缺、房缺持续存在,且较前加重,建议手术。
超声所见:
1. 右房、右室内径增大。
2. 房间隔中上部连续中断约11.1x11.9mm,距上腔静脉约6.5mm,下腔静脉侧缘软、距下腔静脉约16.1mm,距房顶6.2mm,距二尖瓣瓣环10.4mm,距主动脉0mm,主动脉对侧缘13.8mm:房间隔总长约30.7mm。CDFl:房水平见左至右过隔分流信号。
3. 室间隔膜周回声中断,右室面与三尖瓣隔瓣粘连形成一袋状物凸向右室,基底部约6.5mm,高度约8.6mm。CDFI:室水平见收缩期高速左至右过隔分流信号,外口偏后下、束宽约4.9mm、CW:4.33m/s。
4. 各瓣膜形态、回声及活动未见明显异常。CDFI:三尖瓣反流轻微。主肺动脉内径稍宽。CDFI:右肺动脉前向血流速度稍快,PW:2.39m/s。
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右肺动脉前向血流速度稍快。
手术策略
缺损情况:膜周部室缺合并部分膜部瘤形成,基底部约6.5mm,高度约8.6mm,外口4.9mm;房间隔中上部连续中断约11.1x11.9mm,缺损距主动脉0mm。
手术策略:本次为外科经胸右腋下第四肋间小切口路径植入 ,根据术中超声复测结果,术者经综合考量选择ABFDQ-Ⅱ 07全降解封堵器,搭配III-8F可降解鞘对室缺进行封堵;选择BDASD-Ⅱ 14可降解ASD封堵器,搭配III-14F可降解鞘对房缺进行封堵。
室缺封堵操作
鞘管通过室间隔缺损


肋间探条探查缺损情况
“双轨征”出现,鞘管已通过缺损到达左心室
左盘展开

左盘展开后,输送系统整体后撤,使左盘贴靠室间隔
右盘展开

展开右盘,超声下可见两伞盘位于室间隔两侧,位置正确
牵拉试验

超声下牵拉试验可见封堵器左右盘稳定夹持缺损,未发生被推拉过隔的情况
成型锁定

牵拉成型线进行锁定后,超声下测量封堵器盘面间距约5mm,与植入封堵器腰高相符,判定锁定成功
封堵器释放

释放后超声下可见封堵器盘面平整,形态良好,无残余分流
房缺封堵操作
鞘管通过房间隔缺损

左盘展开

右盘展开

固定钢缆后撤鞘管,展开右盘面
牵拉试验

轻轻牵拉封堵器,超声下可见左右盘面稳定夹持在房间隔两侧
封堵器释放后形态

封堵器锁定释放后,超声下可见其牢牢夹持住缺损,位置形态良好,无残余分流
病例小结
本例患儿于出生后常规体检时发现室间隔缺损(VSD)及房间隔缺损(ASD),初期采取保守观察策略。2月前复查时,心脏超声提示右房、右室增大,同时左向右分流已导致右肺动脉前向血流速度加快,提示症状较前加重。综合考虑患儿病情进展及生长发育需求,决定行右腋下第四肋间小切口路径予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一站式手术治疗。切口隐蔽,美观,创伤更小。
术前经食道超声复测室缺合并膜部瘤形成,基底部约6.5mm,高约8.6mm。结合术中测量情况后,术者经综合考量后选择了ABFDQ-Ⅱ 07全降解封堵器对室缺进行封堵。同时据术前超声报告所示,患儿房间隔中上部连续中断约11.1x11.9mm,且缺损距主动脉0mm,因患者左心房内径较小,房间隔总长约30.7mm,最终选择了BDASD-Ⅱ 14可降解ASD封堵器对房缺进行封堵。
本案例首次实现室缺+房缺的双降解同步植入,一次手术同时解决房缺与室缺两处缺损,突破了传统治疗可能面临的困境,并且避免了金属长期植入的远期并发症,开创了复杂情况下先心病修复的新模式。可降解封堵器采用生物高分子材料制成,植入后一年左右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降解过程与心脏组织修复同步进行,既能实现有效封堵又能获得长远获,尤其适合儿童患者的生长发育需求,实现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获益。
感谢河南省儿童医院胸心外科翟波教授团队的病例分享

点击观看可降解学苑精彩内容
关注医谱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学术
点击下载
医谱APP
点击下载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