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言懿行·TAVR精析丨“极度横位”破局术!阜外华中赵子牛团队复杂Type 0二叶瓣TAVR完美通关
Type0型二叶瓣的特征是指瓣叶间无融合,仅存在两个独立且大小相近的瓣叶,瓣环呈椭圆形而非圆形,主要是因为先天性因素(如遗传)影响了主动脉瓣的正常发育。由于瓣口变小,瓣上流速增加,常伴有升主动脉增宽、横位心及瓣叶钙化。这种结构不仅增加了瓣膜释放的操作难度,也会导致人工瓣膜支架膨胀不均,不仅更容易产生更严重的术后瓣周漏(PVL),不对称的钙化也会容易引发瓣膜移位或需二次植入(瓣中瓣)。
在中国,二叶瓣的病患比例远大于西方,钙化程度也高,因此,Type0型的二叶瓣,不仅对瓣膜的径向支撑力提出了要求,也为临床行TAVR的技术要求带来了挑战。
近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赵子牛教授团队,使用TaurusElite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系统,为一名大角度横位心、升主动脉瘤样增宽Type0型二叶瓣中-重度AS伴重度反流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术中,Taurus瓣膜形态良好,患者有效瓣口面积得到有效扩张,无瓣周漏,彰显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赵子牛教授团队的高超技术。
01
✦患者信息
✦
患者73岁男性。主动脉瓣狭窄(中-重度)伴关闭不全(重度反流)、双房增大、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左室壁对称性增厚、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诊断明确。

02
✦ 术前评估
✦
根部分析










多平面分析








冠脉分析
冠脉开口高度可,未见冗长瓣叶,窦部空间可,预估冠脉阻挡风险低。




钙化分析
Type0型纵列式二叶瓣,中度钙化,钙化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前瓣叶交界区。



投照角度

双窦展开
左9° 头32°

工作正交
右10° 足41°

左冠切线
右13° 足44°
AAO MAX、水平夹角及弓部角度
升主最宽处58.7mm,瓣环水平夹角78°,大角度横位心。



入路分析
入路血管走形可,双侧髂股动脉内径可,入路血管散在附壁钙化,整体入路条件较良好。



03
✦ 手术挑战与策略
✦
手术挑战
• Type0型纵列式二叶瓣,瓣叶中度钙化并增厚,钙化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前瓣叶交界,瓣上限制重,限制位置低,瓣架不易展开。敞口流出道,瓣膜释放过程中易下滑。
• 球囊型号不易选择过大,易引起瓣环撕裂。
• 升主动脉增宽,器械通过,升主损伤风险加大。
• 78°横位心,瓣膜释放过程中,瓣膜同轴调整难度加大,易形成高低瓣。
• 外周入路条件可,注意器械通过轻柔操作,警惕入路血管并发症。
手术策略
• 预计右股主入路,左侧为辅入路。
• 过弓难度加大,不使用抓捕器。
• 术前讨论,结合瓣上钙化情况,考量锚定区,拟20mm球囊轻扩,预装26号瓣膜,瓣上2-3位释放,目标瓣环下。
04
✦ 手术回顾
✦
? 根部造影?
根部造影见大量反流,瓣叶小弯侧钙化且瓣叶活动度低。窦部明显扩张,升主动脉增宽,瓣环水平类直角(左图)。选择20mm球囊进行预扩,快速起搏下,撑起球囊,术前轻扩,见球囊无腰有漏(右图)。


? 初始定位?
初始定位瓣上2mm左右,见输送器底端紧贴大弯侧,输送器同轴性较差,大弯侧低,小弯侧高。

? 工作位评估?
(1)通过导丝及输送器配合操作,逐步释放至工作位,大弯侧约瓣环2~3mm,小弯侧约半个菱形格高度,瓣架位置可(左图)。随后,工作正交角度大小弯侧深度可,决定脱钩(右图)。


(2)缓慢脱钩后,大弯侧约瓣下1mm,小弯侧位移不明显(左图)。最终造影瓣膜位置良好,无瓣周漏,手术顺利下台(右图)。


专家点评
赵子牛 教授
Q:本次成功完成大角度横位心Type0型二叶瓣TAVR手术,其核心临床价值是什么?
A:该案例验证了国产器械应对中国高发复杂解剖的突破性能力。Type0型二叶瓣因无瓣叶融合、椭圆形瓣环及高钙化特性,易导致瓣周漏、移位甚至冠脉阻塞。本例患者兼具升主动脉瘤样增宽与横位心(51~55°为高危阈值),术中Taurus Elite系统实现精准锚定与零瓣周漏,印证了可回收瓣膜对解剖变异的高容错性,为同类高危患者提供了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Q:中国Type0型二叶瓣TAVR面临哪些独特挑战?
A:挑战集中于三点:一是钙化不对称性加剧瓣架膨胀不全风险;二是横位心过弓跨瓣难度倍增;三是瓣上限制增加锚定难度。
Q:该技术方向对中国瓣膜病诊疗生态有何意义?
A:中国二叶瓣占比超40%(西方约20%),且Type0型易合并升主动脉病变79。本次手术凸显三大趋势:(1)技术普惠化:国产器械凭借高性价比与本土解剖适配性,正加速下沉至区域中心;(2)术式标准化:国内TAVR领域的发展,复杂TAVR操作路径逐步规范;(3)全生命周期管理:Taurus的“收腰”“大网孔”“CA功能”技术完美结合,为年轻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预留治疗窗口,推动终身化管理体系建设。
本次极度横位心合并Type0型二叶瓣的TAVR成功,不仅验证了国产器械对高钙化、椭圆形瓣环等中国特色复杂解剖的精准驾驭,更以'零瓣周漏'的优异结果,为高危患者开辟了可复制的生命通道。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器械柔顺性改良与本土化术式标准建立,让更多二叶瓣患者受益于微创介入的‘国方案’。
专家简介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