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规范化系列培训专题讨论会——“驭良器,术无止境”TAVR多中心手术病例联播圆满落幕!
2025年9月23日,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规范化系列培训专题讨论会——“驭良器,术无止境”TAVR多中心手术病例联播,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汇聚上海长海医院郭志福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安贵鹏教授、上海长海医院白元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祥娟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马连越教授、上海长海医院朱嘉琦教授、上海长海医院王嘉锋教授、上海长海医院单兴华教授、上海长海医院朱霓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艳教授、上海长海医院乔帆教授等专家学者,通过实时手术演示、前沿专题讲座与复杂病例讨论,将规范化操作技巧、并发症处理心得与最新器械应用理念融为一体,为线上同道呈现了一场聚焦TAVR技术规范化与精准化的学术盛宴。

白元教授致辞

安贵鹏教授致辞
会议伊始,在朱霓教授的主持下,白元教授、安贵鹏教授先后致辞。两位教授表示,此次多中心手术病例联播为与会同道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期待能从不同中心的经验中汲取智慧,推动TAVR技术进一步规范与提升,为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安贵鹏教授
TAVR手术并发症的评估与处理

安贵鹏教授作“TAVR手术并发症的评估与处理”汇报时提到,TAVR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冠脉阻挡、瓣周漏、主动脉根部/瓣环破裂、心脏穿孔、血管损伤、神经系统并发症、术中循环崩溃等。其中,冠脉阻挡与主动脉根部解剖异常、瓣叶形态与钙化分布、人工瓣膜的特性有关,需要通过术前精准评估与术中动态监测,结合预防性技术(包括“烟囱”支架预置、BASILICA技术或球扩式瓣膜临时定位测试)降低冠脉阻塞风险。
随后,安贵鹏教授详细介绍了急性阻塞应急处理流程、瓣膜尺寸与锚定优化要点、瓣膜释放张力调节技巧、移位后回收调整方案、心腔穿孔操作警示点、左室导丝规范化操作、填塞紧急引流与外科协作、二叶瓣钙化患者管理、瓣环/流出道畸形处理、球扩瓣和自膨瓣下滑时的处理等内容,并重点讲解了迟发并发症监测标准、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多学科随访机制。
长海医院团队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高难度TAVR手术演示

在手术演示环节,白元教授、朱霓教授、朱嘉琦教授、乔帆教授带来一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高难度TAVR手术演示。
患者为88岁女性,身高158cm,体重65kg,BMI 26kg/m2,主诉:反复心悸5年,加重伴胸闷1周。
术前诊断
-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心功能III级(NYHA分级);
-
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室上速、房颤射频消融术后)。
心电图示
1.心房颤动(心室率:85bpm);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电轴右偏。
心脏超声
如下图所示。

STS评分
23.4%。
术前CT评估









上下滑动查看
手术策略
以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左侧股动脉为辅入路,20Fr大鞘作为导引鞘,计划不预扩,选择Evolut PRO 26 mm瓣膜,植入深度:环下3mm。
手术过程
术中引导穿刺左侧股动脉,翻山造影评估右侧股动脉入路情况,随后穿刺右侧股动脉,在Amplatz导管引导下,导丝穿过瓣环送至左室,成功建立工作轨道。在120bmp起搏下,瓣膜输送系统顺利过弓、跨瓣。造影确认位置后释放瓣膜,考虑到位置稍高,将瓣膜回收,多次小心下调瓣膜位置后将其释放。术者原计划以20mm球囊后扩,进一步优化瓣膜形态,然而,在球囊后扩过程中,瓣膜发生跳瓣,遂决定采用瓣中瓣技术,植入第二个瓣膜。术中将第二个瓣膜释放至极限位后造影、回收瓣膜,而后小心下调第二个瓣膜位置,造影确认位置满意后,将其全部释放,最终造影显示第二个瓣膜形态良好,无需后扩,手术顺利结束。

第一个瓣膜完全释放

第二个瓣膜完全释放
刘祥娟教授
二叶瓣合并锐角弓、横位心、冠脉高风
险极简式TAVR一例

刘祥娟教授作“二叶瓣合并锐角弓、横位心、冠脉高风险极简式TAVR”病例分享。患者为71岁女性,主诉:胸闷、胸痛2年余,加重伴晕厥半年。
术前CT评估
瓣环均径 25.7mm,LVOT均径 26.7mm。
入院诊断
-
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重度)并反流(中度);二尖瓣反流(轻-中度);肺动脉高压(轻度);心功能II级(NYHA分级)];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例特点
Type 1型二叶瓣,L-R融合,瓣叶增厚;瓣上限制较重;横位心,瓣环角度79°;升主动脉增宽;入路有锐角弓,降主动脉折角;左冠高度偏低,窦部小,左冠有风险。
手术策略
局麻极简式TAVR,以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备圈套器进行辅助,计划以20mm球囊预扩,Evolut PRO 26mm瓣膜0位释放。
手术过程
术中导丝跨瓣顺利,交换猪尾导管后测量术前跨瓣压差为56mmHg。随后以20mm球囊预扩,腰征明显,有腰无漏。在snare辅助下,瓣膜输送系统顺利过弓、跨瓣,初始定位比0位稍高,瓣膜释放过程中位置略有下降,但移位不明显。将瓣膜释放至极限位后造影评估,确认瓣膜位置良好,锚定可靠,遂将瓣膜全部释放,而后以22mm球囊后扩,进一步优化瓣膜形态,术后测量跨瓣压差降至1mmHg。瓣膜释放后造影显示无冠窦侧有轻微瓣周漏,考虑与左右瓣叶融合相关。考虑到左冠瓣叶尖端距离冠脉开口上缘较近,为降低后续冠脉堵塞风险,在左冠置入4.0*22mm Evolut支架。

20mm球囊预扩

snare辅助过弓跨瓣

瓣膜释放后造影

冠脉支架置入

会议最后,安贵鹏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安贵鹏教授指出,本次会议通过上海长海医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深度联动,不仅实时演示了高难度TAVR手术操作,更围绕并发症处理等前沿话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有效促进了心脏瓣膜介入诊疗技术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未来,希望各方继续凝聚智慧、加强协作,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研究与临床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心脏瓣膜介入事业的规范化、同质化进程,最终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结语
此次会议以实战为核心,以交流促提升,为心脏瓣膜病介入领域的同仁搭建了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从专家们的专题汇报到高难度手术的实时演示,从复杂病例的深入剖析到规范流程的探讨确立,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对TAVR技术规范化、精准化的追求。相信通过这样跨中心的深度联动与经验共享,将持续推动我国心脏瓣膜介入诊疗技术迈向新的高度,让更多心脏瓣膜病患者在规范化的诊疗中获益。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