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 2025丨结构性心脏病先心论坛:紧扣先心热点,实战砺术,强基致远

浏览量:1161

CHC 2025

9月27日,在中国心脏大会(CHC)2025结构性心脏病先心论坛上,与会专家们围绕先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给出多场精彩汇报,就卵圆孔未闭(PFO)介入治疗、无放射线(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新技术、先心病介入移动式手术车的基层应用、可降解封堵技术等前沿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呈现了一场层次丰富、内容扎实的学术盛宴。

部分专家合影

 

 

新技术,新进展

 

 

先心病介入 1

群贤毕至 共话先心

 

结构性心脏病先心论坛上午第一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治远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朱鲜阳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智教授(按姓氏首字母排序)担任主持嘉宾。

会议主持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指出,近年来临床对卵圆孔未闭(PFO)的认知与治疗已迎来革命性进展,我国PFO封堵病例增长迅速,每年介入治疗数量可达5-6万例。可降解封堵器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灵活的选择,PFO介入治疗已进入“介入无植入、植入无残留”的新时代,但器械与适应证仍需更多探索以实现更安全、个体化的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董靖教授介绍了无射线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新技术全球推广应用情况。由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首创的超声引导介入技术实现了“不开刀、不全麻、无辐射、无造影”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突破了发展中国家缺乏导管室、发达国家亟需降低医源性损伤的双重瓶颈,不仅已在国内400余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还被纳入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推广项目,在法国、俄罗斯、日本、印尼等多个国家成功应用,荣获“世界卫生组织科技创新奖”,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琦光教授细致剖析了PFO相关血栓问题。由于PFO结构和形态的异质性,其血栓形成机制复杂,除反常栓塞外,还可能涉及原位血栓、心房易损性、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因素。期待未来能够构建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对PFO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与危险分层,以识别出真正能从PFO封堵术中获益的患者。

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曹进教授从制定背景、可降解PFO封堵器的适用人群、型号选择、规范操作流程等方面对《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应用路径中国专家共识》进行全面解读,强调了PFO封堵术在规范化诊疗中的重要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海波教授结合具体病例对单纯超声引导下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术的操作流程与技术要点进行了生动讲解。目前基于超声引导介入技术的全球首款全降解封堵器已获批上市,不仅实现了“人无我有”的重大突破,还让中国在可吸收器械研制领域完成了“弯道超车”的巨大飞跃。在规范化操作的指导下,单纯超声引导技术与可降解封堵器实现了“最佳绿色介入技术+器械”的“双剑合璧”,未来将会在临床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好预后。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马杰教授详细阐述了经导管PFO十字缝合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他指出,相比传统介入封堵手术,经导管PFO十字缝合技术通过独特的缝合系统,创伤小,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与患者不适避免许多器械相关并发症,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高效的新选择。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逯伟达教授系统梳理了常见右向左分流疾病的鉴别诊断,重点探讨了肺动静脉瘘(PAVF)的临床分型、诊疗要点等内容,并通过三例疑难病例汇报指出,右向左分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极具挑战性,有待临床去进一步探索研究。

 

先心病介入 2

总结经验 精析重点

 

结构性心脏病先心论坛上午第二场,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郭彩霞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龙明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张坡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朱航教授(按姓氏首字母排序)共同主持。

会议主持

南阳市中心医院范迪堃教授分享无放射线(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的单中心临床应用经验表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优势明显,凭借摒弃辐射、精准引导、技术创新、资源优化等多重优势,正在重塑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实践。其不仅为特殊人群提供了安全选择,更通过技术下沉和全球推广,推动了医疗服务向普惠化、可及化发展。随着该技术与可降解器械、AI辅助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该领域有望在未来实现从“疾病治疗”到“组织再生”的模式转变。

江西省人民医院洪明教授介绍了先心病介入移动式手术车在鄱阳县、万年县、奉新县等基层筛查及手术开展情况,对手术车第一例病例作详细汇报并分享新技术推广经验与临床实践经验。目前江西省人民医院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并开展单纯超声引导下的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等相关手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世国教授通过丰富的手术视频与细致的讲解,带领大家深入浅出地学习了超声引导经皮ASD封堵术、TTE引导PFO封堵术、TEE引导下PBAV、超声引导下经皮主动脉支架植入术等先心病介入技术及技巧。李教授表示,自2013年开展经超声引导ASD封堵治疗至今,北京阜外医院单中心已完成超过6000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将技术推广到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技术走向全球,令人振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杨士伟教授以“结构性心脏病与脑损伤”为题带来脑心同治的学术报告。杨教授首先从概念出发带大家明晰了脑心病学的研究范围,接着分别从心源性脑动脉栓塞/出血心源性脑静脉栓塞心源性脑组织感染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结构性心脏病与脑损害的内在联系。面对脑卒中患者,尤其是青年、不明原因卒中,必须积极排查潜在的心源性栓塞因素,通过“脑心同治”降低脑损害风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刘廷亮教授分享可降解封堵器在儿童先心病中的初步临床应用经验指出,进行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在血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大一些的鞘管,更有利于可降解封堵器的输送与成型;如何改进操作流程,降低操作引起的并发症也是临床需要关注的问题。相信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临床探索,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会有更加光辉的未来。

 

先心病介入微创俱乐部

聚焦微创 经验共享

 

下午场的先心病介入微创俱乐部精彩继续,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孟晓教授、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莫绪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欧阳文斌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鲁峰教授(按姓氏首字母排序)联袂主持。

会议主持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晓彬教授阐述PFO封堵术并发症及防治表示,卵圆孔未闭的封堵手术一般而言相对安全,但若是操作不规范,粗暴操作,也可能会造成死亡、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不过近年来很少有死亡报道。在临床实践中,封堵器偏大导致贴壁不良是造成PFO封堵术后出现残余分流的最常见原因,因此PFO封堵器不宜过大。总而言之,规范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出现并发症后及时、正确的处置对降低并发症危害也至关重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红昕教授详细介绍了结构性心脏病经胸介入治疗新技术。单纯超声引导下经胸介入技术避免了术者及患者接触X线和造影剂不受年龄限制,在房缺治疗中同轴性和垂直性好“简、短、灵、准、快”的经胸输送系统安全性高,临床优势显著,尤其是在大型房缺、多孔型房缺、大型PDA等的治疗中。同时李教授也充分肯定了经皮PFO封堵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当前超声引导介入技术已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展现出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深入推广与开展是未来的关键方向。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范太兵教授分享室缺可降解封堵系统单中心应用情况,截至2025年8月共成功完成101例,其中经皮途径47例,经胸途径54例,随访过程中未见房室传导阻滞,无封堵器移位脱落,术后3年完全降解,左盘面较右盘面降解速度快,整体结果令人满意。随后范教授结合临床病例,分享经胸小切口可降解VSD封堵器植入术独到的临床体会与操作经验,在场与会嘉宾深受启发。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赵天力教授分享可降解封堵器在儿童先心病中的应用指出,传统金属封堵器可能存在组织磨蚀、金属过敏等潜在风险,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VSD术后患儿的首要死亡原因,可降解封堵器在此背景下应时而生,其可降解特性有效避免了金属封堵器带来的一些并发症,为临床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选择。赵教授强调,可降解封堵器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已推广至法国、英国、俄罗斯等20余国,未来在材料优化、适应证拓展、智能监测及国际合作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车轰教授介绍纯超声引导下封堵治疗卵圆孔未闭的单中心经验。车教授表示,单纯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卵圆孔未闭经皮介入治疗相较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内科介入治疗及经胸微创介入治疗优势显著:1.零射线,绿色健康,对医患双方都是一种保护;2.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迅速且无手术瘢痕遗留;3.外科医生全程主导,可随时中转手术,确保安全;4.相较于X线,超声下可降解封堵器显影清晰,更易操作

 

结语

本次CHC 2025结构性心脏病先心论坛紧扣先心病介入诊疗前沿进展,系统展示了我国在先心病介入领域取得的最新突破性成果,并通过临床实战病例精析,切实助力术者技艺精进,强有力地推动了超声引导介入、可降解封堵等新理念、新技术下沉基层,赋能临床。展望未来,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必将朝着更微创、更精准、更安全有效的个体化诊疗方向稳步迈进,最终惠及更多患者。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8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