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CC 2025丨全球心血管领域巅峰对话在即:WHACC 2025主旨演讲国际论坛四大亮点抢先看

浏览量:46

在全球心血管疾病防治挑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学术创新与跨国协作已成为推动医学进步的核心引擎。作为第26届武汉亚洲心脏病大会(WHACC 2025)的核心学术板块,主旨演讲国际论坛将于11月1日在武汉洲际酒店盛大启幕。本届论坛以“跨界融合·全球协作”为主题,通过四大特色设计,打造一场兼具前沿性、多元性与实践价值的学术盛会。

 

 

特色一
跨国汇聚,全球心血管智慧同台共话

 

论坛突破地域界限,汇聚中国、美国、法国、印度尼西亚四国心血管领域顶尖专家,形成覆盖东西方医学体系、临床与基础研究、政策与技术创新的全维度学术网络。

 

中国力量

葛均波、王建安、马长生等10余位国内领军学者,系统展示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模式创新与原创研究成果。

欧美前沿

美国斯坦福医学中心Alan Yeung教授、法国南锡大学医院Juan Pablo Maureira教授等,带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手术、指南更新等国际最新进展。

东南亚实践

印度尼西亚Harapan Kita国家心脏中心团队首次集体亮相,分享区域心血管服务体系建设与临床策略优化经验。

 

特色二
技术革命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

 

论坛聚焦心血管医学的“技术颠覆点”与“临床痛点”,通过前沿技术演示与真实世界案例分析,推动创新成果向临床转化。

 

AI与影像革命

葛均波、王建安、马长生等10余位国内领军学者,系统展示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模式创新与原创研究成果。

机器人手术突破

廖康雄教授回顾机器人心脏外科二十年发展,揭示“无人化”手术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路径。

精准介入策略

王建安教授提出冠脉腔内影像与功能评估的融合方案,鄢华教授解析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运重建的“完全性”争议。

非侵入治疗创新

Ade Meidian Ambari教授介绍增强型体外反搏(ECP)技术在微循环障碍管理中的临床价值。

 

特色三
从基础研究到政策落地的全链条覆盖

 

论坛议题贯穿心血管医学“产学研用”全链条,既关注基础机制突破,也强调政策创新与临床应用。

 

原创研究引领

马长生教授回顾中国心血管RCT发展史,为未来研究设计提供方法论;霍勇、杨杰孚等教授发布慢性心衰管理与流行病学最新数据。

指南与标准制定

Gregory Barsness教授权威解读2025版ACC/AHA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林逸贤教授分享左心耳封堵术与二尖瓣介入治疗的国际共识。

政策与体系建设

Iwan Dakota教授介绍印尼“国家心血管服务网络”建设经验,探讨政府主导下的医疗资源均衡化路径。

 

特色四
区域协作模式探索,赋能全球心血管公平可及

 

论坛首次设立“东南亚心血管实践专场”,通过印尼团队的集体分享,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复制的疾病管理与资源整合方案。

 

STEMI急诊救治优化

Isman Firdaus教授提出药物-介入一体化策略,缩短救治时间窗。

房颤防治区域实践

Dicky Hanafi教授直面印尼房颤管理挑战,分享患者教育与跨学科协作模式。

技术适配性创新

针对东南亚医疗资源有限现状,探讨ECP技术、简化介入器械等低成本解决方案。

 

论坛价值
构建全球心血管协作生态

 

作为WHACC 2025的旗舰学术平台,本次论坛不仅是中国心血管医学成果的集中展示窗口,更是国际学术交流与协作的重要枢纽。通过四大特色设计,论坛将推动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的深度融合,促进全球心血管领域在技术转化、政策协同及资源整合方面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更高质量、更公平可及”的心血管健康服务目标。

 

11月1日,武汉洲际酒店,共赴全球心血管学术之约!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