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AHS.25 | "Go Red for Women"特别活动:正视女性"头号杀手",消弭心血管诊疗性别鸿沟

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备受瞩目的“Go Red for Women“特别活动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主席李悦教授,美国心脏协会(AHA)主席Stacey Rosen教授、AHA首席科学与医学官Mariel Jessup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以及来自AHA的John Miners先生等国内外专家共同出席。活动由AHA的胡尔滨先生主持。本次活动聚焦心血管疾病(CVD)这一全球女性“头号杀手”,深入探讨了其在疾病负担、临床研究、诊断治疗中存在的显著性别差异,并倡导通过科学知识和积极行动,共同守护女性心脏健康。
李悦教授:凝聚全球智慧,共同提升女性心血管健康水平

大会主席李悦教授首先发表欢迎致辞。他代表组委会对“Go Red for Women”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指出本届大会迎来了5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国际参与度创历史新高。他强调,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其心血管健康却未得到足够重视。2019年,全球约有2.75亿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CVD导致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女性死亡。然而,女性CVD患者在研究、认知、诊断和治疗方面长期处于“四不足”(understudied, under-recognized, underdiagnosed, and undertreated)的困境。他回顾了“Go Red for Women”项目自进入中国以来取得的显著进展,但也警示,亚洲部分国家女性CV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全球抗击女性CVD的斗争远未结束。他希望借助本届大会“无界视野,智能未来”的主题,利用智能技术打破地域壁垒,促进公众对女性的关爱、理解和赋权,共同提升女性健康水平。
Stacey Rosen教授:倡导性别特异性研究,赋权女性掌握心脏健康

AHA主席Stacey Rosen教授在演讲中引用了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的名言——“女性兴则社区兴,家庭兴”,强调关注女性健康具有全球性影响。她介绍了AHA的使命以及“Go Red for Women”这一标志性倡议20余年来的历程。她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女性的头号杀手,但其中大部分是可预防的。然而,历史上的临床试验往往将女性排除在外,导致基于男性的诊疗结论被错误地应用于女性。Rosen教授强调,性别特异性研究(sex-specific research)必须成为优先事项。令人担忧的是,在美国,女性对CVD是其首要健康威胁的认知度正在下降。近十年的心血管研究中,女性参与者仅占34%,在冠心病、房颤和心衰等关键领域比例更低。此外,女性虽然寿命更长,但生活在较差健康状况中的时间也更长,因此扩大“健康寿命”而非仅仅“寿命”至关重要。她呼吁每位女性积极行动,包括学习仅需按压的CPR、定期检测血压、选择健康饮食、并通过正念冥想或瑜伽管理压力,赋权自己和身边的人掌握心脏健康。
Mariel Jessup教授:破解女性心脏骤停困局,提高旁观者CPR施救率

AHA首席科学与医学官Mariel Jessup教授的报告聚焦于女性心脏骤停的严峻挑战。她指出,尽管心脏骤停的存活率在提高,但女性的获益却更少。一项2017年的研究显示,仅有39%的女性心脏骤停患者获得了旁观者心肺复苏(CPR),显著低于男性的45%,导致男性的存活几率比女性高出23%。她深入分析了导致这一差异的社会心理障碍,包括施救者担心被指控不当触摸、害怕伤害女性,或误认为女性只是“反应过度”而非心脏骤停。Jessup教授指出,女性心脏骤停患者更可能患有心肌病、表现为非电击心律,且往往年龄较大或独居。她提到,在中国约有54%的成年人表示愿意实施仅需按压的CPR。AHA正致力于通过改善培训、消除性别相关障碍和倡导“好撒玛利亚人法”(Good Samaritan laws)来提高女性的旁观者CPR施救率,破解女性心脏骤停的生存困局。
John Miners先生:推广“仅需按压”CPR,赋能公众成为生命拯救者

来自AHA的John Miners先生详细介绍了“仅需按压的CPR”(Hands-Only CPR)倡议的强大威力。他指出,对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生存关键在于CPR的启动速度。AHA推出的“仅需按压的CPR”倡议将施救简化为两个关键步骤:呼叫急救服务,以及在胸部中央进行快速、有力的按压。这一简化措施有效消除了公众的疑虑和恐惧,赋能普通人成为生命的“第一响应者”。得益于此,美国的旁观者CPR施救率已提升至40%以上。Miners先生强调,这一模式简洁、易于扩展和分享,同样适用于中国乃至全球的社区,能够赋能更多人在关键时刻充满信心地采取行动,拯救生命。

理论讲解之后,活动进入了生动的实践环节。为了让与会者直观掌握每分钟100至120次的按压频率,AHA的培训导师带领全场跳起了节拍鲜明的“CPR舞蹈”。随后,多名志愿者上台参加了高质量CPR按压竞赛。此外,活动还组织了瑜伽和正念冥想练习,倡导通过科学的压力管理和规律运动来维护心血管健康。这些互动环节将科学知识与健康实践融为一体,使“Go Red for Women”的理念深入人心。
赵冬教授:中国女性CVD防控任重道远,CPR普及亟待加强

在总结环节,赵冬教授指出了中国在女性CVD防控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持续的挑战。他提到,好消息是中国女性年龄标化的CVD死亡率已有所下降,但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全球平均水平,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更严峻的是,中国超过80%的女性CVD死亡发生在院外。因此,他强烈呼吁,不仅是医务人员,包括广大学生和年轻人在内的全社会民众都应学习掌握CPR技能,以便在危急时刻拯救生命。
结语
本次“Go Red for Women”特别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行动的号召。正如Mariel Jessup教授强调的,掌握“仅需按压的CPR”能将女性心脏骤停的存活率提高一倍。从正视女性CVD的独特风险,到倡导性别特异性的临床研究,再到普及CPR等救命技能,本次活动清晰地勾勒出一条弥合女性心血管健康性别鸿沟的实践路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认知、积极预防、果断施救,才能真正守护全球女性的心脏健康,让每一颗“她”的心脏强劲跳动。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