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治疗新视角——新四联疗法联合伊伐布雷定的最新研究动态

浏览量:6

心衰是一种以心脏泵血和/或充血能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据估计,全球超 6000万人患有心衰(HF)。尽管心衰药物与器械治疗不断发展,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出院后5年死亡率与再住院率仍高达75.3%和82.2%1。我国医院质量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7374家医院共收治心衰住院患者1 429.0万人次,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的"新四联" 疗法(ARNI/ACEI/ARB+β受体阻滞剂+MRA+SGLT2i)虽能够一定程度延缓疾病进展,但临床仍存在患者预后不良的挑战,因而,伊伐布雷定等创新机制药物已成为进一步优化心衰管理的重要策略。为此,特邀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王娓教授,结合指南和新研究,解读伊伐布雷定在心衰治疗中的地位。

伊伐布雷定独特机制, 联合传统药物获得指南推荐

 

伊伐布雷定作为窦房结If电流的特异性抑制剂,能有效降低心率,却不影响心肌收缩力和心脏动作电位(图1)而成为强化心率管理,改善心衰预后的重要手段

图1 伊伐布雷定的作用机制

 

2024年发表在《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上的一项网状荟萃分析显示,标准疗法ACEI+BB+MR+SGLT2i显著降低HFrEF患者全因死亡风险达54%,而ACEI+BB+MR+伊伐布雷定显著降低HFrEF患者全因死亡风险达52%,与标准疗法相似,提示伊伐布雷定与标准疗法联合,可能进一步增加心血管获益(图2)

 

 

图2 各种心衰治疗药物相对于安慰剂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指出,基础抗心衰药物联合伊伐布雷定平均治疗15个月,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复合终点风险降低44%,并推荐伊伐布雷定应用于有症状的窦性心律且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HFrEF患者:(1)β 受体阻滞剂已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心率仍≥70次/min(Ⅱa,B);(2)心率≥70次/min,对 β受体阻滞剂禁忌或不能耐受者(Ⅱa)

 

真实世界研究:伊伐布雷定联合基础治疗全面改善HFrEF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与心功能

 

2024年一项多中心、单臂、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评估了伊伐布雷定在中国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8。研究纳入72个临床中心的1003名患者,平均年龄为54.4岁,其中77.1%为男性。患者基线时平均心率为88.5次/min,平均血压为115.7/74.4 mmHg,平均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0.9%,且基线时ARNI/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MRA的使用率均在85%以上(SGLT-2i使用率未统计)。结果显示(图3):

 

 心率改善:在第1个月和第6个月时,患者平均心率相对于基线显著降低12.9次/分和16.1次/分(P<0.001)。

✦ 症状与生活质量改善:在第6个月时,72.1%的患者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的临床评分(CSS)评分提高≥5分,74.1%的患者总体评分(OSS)评分提高≥5分(P<0.001)。

✦ 心功能改善:LVEF平均提高12.1%(P<0.001)。在第6个月时,66.7%的患者的NYHA分级改善(P<0.001)。

✦生物标志物改善:血清脑钠肽(BNP)水平降低331.9 ng/L。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降低1113.8 ng/L(P<0.001)。

✦安全性评估: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窦性心动过缓(n=7)和光幻视(n=7),均为7例(0.7%)。治疗中产生的严重治疗期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心动过缓(0.4%),心房颤动(0.4%),心力衰竭(0.3%),低血压(0.2%)。

 

图3 POSITIVE研究:伊伐布雷定在中国患者心衰中的有效性

 

M1:第1个月;M6:第6个月;BNP:脑钠肽;CSS:临床症状评分;HR:心率;KCCQ: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YHA:纽约心脏协会;OSS:总体评分;CSS:临床评分

南京鼓楼医院队列研究:“新四联”联合伊伐布雷定显著改善临床结局

 

 

2024年南京鼓楼医院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纳入656例慢性心衰患者,通过有效性分析、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新四联”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应用“新四联”+伊伐布雷定治疗1年,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风险,因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和全因再住院发生风险均显著降低(图4),提示新四联联合伊伐布雷定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在该研究中发现,常见副作用如心动过缓、心房颤动、视力模糊、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等发生率没有显著增加,证实“新四联”+伊伐布雷定的药物组合安全性良好。

 

图4 使用伊伐布雷定对心衰患者结局的影响

综述观点:“新四联”联合伊伐布雷定显著改善临床结局

 

2024年《Heart Failure Reviews》杂志提出对于HFrEF患者,若BB未能使患者达到最佳心率(HR<70bpm),即应考虑伊伐布雷定联合”新四联”疗法此前,还有中国学者提出HFrEF药物治疗的“钻石方案”(图5):由于心衰阶段B的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已经受损,虽然尚未出现症状,但潜在心室重构已经发生,需要针对病理机制给予更强化的治疗干预,建议提前给予阶段C中能够改善预后的新型药物,如伊伐布雷定等

图5  HFrEF药物治疗的“钻石方案”

总结

 

 

如今,“新四联”疗法已成为治疗HFrEF的基础疗法,但部分患者仍面临心率控制欠佳,预后较差等问题。伊伐布雷定能够有效控制心率,改善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为优化临床心衰管理带来新希望。

 

参考文献

 

1.  Kevin S.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7 Nov 14;70(20) 2476-248.

2.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循环杂志, 2025, 40(6): 521-559

3. Shoji, S, et al. Heart Fail Rev.2024. 29(5): p. 949-955.

4.  Annalisa Bucchi, et al. J Gen Physiol. 2002 Jul;120(1):1-13.

5.  C Thollon, et al. Br J Pharmacol. 1994 May;112(1):37-42.

6. Huilin Tang, et al.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4 Nov 23;24(1):666.

7. 中国医师协会心衰专业委员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52(03): 235-275.

8. Zhou, J, et al. ESC Heart Fail. 2024;11(2):846-858.

9. 陈琮玲, 等.中国循环杂志. 2024;39(03): 256-260.

10.Hongbo Gan et al. Rev Cardiovasc Med. 2021 Sep 24;22(3):573-584.

 

解读专家介绍

 

王娓,副主任医师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医生,门诊主任

武汉医师协会第四届会员

湖北省门诊质控中心委员

武汉市门诊质控中心委员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