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瓣膜介入团队连续完成两例MitraClip™二尖瓣钳夹手术

浏览量:1939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瓣膜介入团队在庞文跃教授带领下,万继业教授使用雅培微创经导管二尖瓣夹及可操控导引导管MitraClip™,为2例DMR二尖瓣重度反流患者实施了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术中庞文跃教授、万继业教授带领多学科团队紧密配合、密切协作,手术非常顺利。

 

据悉,这两台手术是MitraClip™在中国上市后在盛京医院的首次使用,其成功开展再次验证了MitraClip™的卓越临床应用效果,“微创”新方案可在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与精准性的前提下,为术者带来极大的操作便利。同时,这也意味着MitraClip™在辽宁省内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将为更多患者送去福音。

 

病史资料

患者1病史资料:女性,68岁,近期因胸闷住院,术前TTE检查提示,二尖瓣后叶P2区脱垂伴重度反流,二尖瓣瓣叶活动幅度降低;

 

患者2病史资料:女性,78岁,近期因胸闷住院,术前TTE检查提示,二尖瓣后叶腱索断裂,后叶脱垂脱向左房侧,重度二尖瓣反流4+;

 

患者1术前以及术中影像

术前TEE提示二尖瓣后叶脱垂

 

术前三维超声清晰可见A1、A2区脱垂,反流累及1区、2区

 

术中选择合适位置进行房间隔穿刺

 

大鞘穿过房间隔放置在左房合适位置,避免过深以及过浅

 

术中双平面X-PLAN调整夹子位置

 

三维12点方向准备下夹子到左室

 

术中夹子夹紧二尖瓣瓣叶

 

术中反流即刻降到微量

 

 DSA下夹子位置完美,形态没有改变

 

患者2术前以及术中影像

术前TEE显示二尖瓣后叶脱垂,反流重度

 

反流累及P1区

 

术中三维调整夹子位置

 

术中二尖瓣夹夹持瓣叶过程

 

第一个夹子夹持状态良好,准备放第二个夹子

 

第二个夹子夹持后,术中反流即刻降到微量

 

第二个夹子释放后,夹子均稳定,且反流明显降低,效果良好

 

DSA下夹子位置完美,形态没有改变

 

结  语

这两例二尖瓣MitraClip™手术属于有一定挑战性的病例,术中对于房间隔穿刺高度要求非常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庞文跃教授、万继业教授领衔的瓣膜介入团队不畏挑战,积极尝试新技术、新产品,让更多的二尖瓣反流患者获益。

 

 专家简介 

庞文跃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心内科副主任、第三心内病房主任、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信息化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工作组委员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心血管诊疗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委员 辽宁医学会心血管学会常委 中国老年病学会心脑血管委员会常委 中华中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委员会常委 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学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介入质控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导师等 承担多项国家及省市科研课题 专业特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心内科急重症处理。擅长心血管介入治疗,尤其在冠脉介入治疗及先天性心脏疾病介入治疗上有很深的造诣,具有丰富的冠脉主干 病变介入治疗临床经验。

 

 专家简介 

万继业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三心血管内科病房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长期从事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左心耳封堵及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介入治疗相关工作;Watchman带教专家;Venus瓣膜带教专家。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点击关注
医谱学术
点击下载
医谱app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