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心声丨葛均波院士:创新药价值评估必须依托专业化队伍

浏览量:1925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不断涌现,医保体系的发展如何跟上创新技术的发展,成为今年参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在今年两会期间带来多份建议都与医疗领域的体系创新相关。他呼吁加快医保体系创新,特别是在创新药价值评估方面,必须依托专业和科学的理论研究。

 

为加速我国自主研发的医学创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葛均波院士还建议建立卓越医学工程师培养体系,重视医学工程师的源头培养,建立多元化的经费资助渠道。

 

 

提升医保决策专业性和科学性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葛均波院士认为,医保体系应当落实会议要求,不断探索完善,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和医保政策惠民利民的双赢。

 

他在《关于加快医保体系创新,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呼吁,提升医保决策专业性和科学性,健全医保谈判组织体系。

 

他强调,创新药如何定价是一个经济学和科学问题,创新药的价值评估必须依托专业和科学的理论研究。目前,医保谈判的评审专家主要为随机抽取,尚未建立常态化、专业化的评估机构和队伍。而教育部去年底首次设立“药物经济与管理”专业,体系性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

 

对此,他建议提升医保决策专业性和科学性,健全医保谈判组织体系,组建专业评审委员会,加强评审专家库建设,明确入库专家资质和条件,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第三方机构在行业研究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将创新药谈判由一年一评调整为随时申报,缩短患者获取时间。加强“药物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药物经济学领域理论研究和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加强医保人才队伍的专业培训,提升医保谈判价值评估能力。

 

鼓励三甲医院率先采购创新药

 

针对创新药近年来面临的困难,葛均波院士建议,加快《医疗保障法》立法进程,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前瞻性医保制度体系,为推进医保平等给付、提高医保支付效率、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加强医保基金使用监管等提供法律支撑。打通创新药入院“最后一公里”,优化医疗机构考核规则,在制度层面建立创新药快速审批入院绿色通道,对采购创新药放开药品品规、“药/耗占比”等考核指标限制,通过考核奖励鼓励三甲医院率先采购创新药。

 

他表示,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后还要经历医院内部药事委员会审查。医保支付总额限制、“药/耗占比”及“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考核、药品品规限制、药品零差率政策和创新药用量少储运成本高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医院采购创新药的积极性。

 

截至2022年数据显示,全国3000多家三甲医院,近五年仅10%左右采购了医保目录内的创新药。近期,部分地区出台鼓励创新药入院政策,但支持力度参差不齐。

 

葛均波院士表示,创新药处于市场和价格两难境地,创新药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医保谈判后又会面临大幅降价。“创新药面临医保准入和医院准入的双重压力。未进入医保目录意味着失去大量市场份额,而通过谈判进入目录则必须大幅降价。美国创新药与国内创新药巨大的价差将吸引更多创新药去国外研发和上市。”他对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2023年底谈判成功23个创新药平均降价57.3%,和黄药业和君实生物近期在美国上市的创新药价格比国内分别高出30倍和20倍。

 

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受到较大影响。创新药物的研发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葛均波院士指出:“我国原创药企研发费用占比畸高。”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研发投入前十的药企研发占收入比例均在11%-25%;同期,我国百济神州、君实生物、百奥泰等药企的研发占收入比例均超过100%,呈现入不敷出、不堪重负的状态。

 

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生物医药产业

 

此外,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投资缩水明显。我国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金额从2020年869亿元下降至2023年309亿元,降幅达65%,而美国生物医药领域早期风投和私募募资已从2018-2019年的162亿美元增至2020-2021年的212亿美元,并呈持续上升趋势。

 

葛均波院士认为,尽管我国近年上市创新药和海外授权项目众多,但这大多是五年前风险投资的成果,投资大幅度下降必将导致未来几年创新成果减少。

 

葛均波院士提到了即将出台的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他认为,该机制有助于加大对创新药的倾斜力度和灵活性。他还呼吁给予创新药企业更大力度研发、财税及产业扶持,完善创新药研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通过稳定预期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减少谈判降价对企业利润和研发经费的影响。

 

在医疗器械创新方面,葛均波院士带来另一份《关于卓越医学工程师体系建设的建议》。针对高校工程师人才培养与医疗机构创新产品研发脱节、研发的工程人员更换频繁、人才黏性偏低、人才评价体系和资助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葛均波院士提出,卓越医学工程师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和艰巨的人才培养任务,而目前医疗机构以论文和项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方式并不适用于医学工程师人才评价。

 

他建议,将高校国家及省部级工程类重点实验室与医疗机构优势学科相结合,以高端医疗装备研发为导向,形成强强联合的“学-研”融合模式,提升合作模式灵活性,注重医学工程师源头培育,建立卓越医学工程师培养的“双导师”制度,建立多元化的经费资助渠道,以保障研发的长久性和可持续性。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钱童心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点击关注
医谱学术
点击下载
医谱app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