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志兵教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如何早期确诊?

浏览量:1515

 

急性心肌梗死(AMI)常伴发束支传导阻滞(BBB),而BBB会影响AMI的临床诊断。对于AMI合并BBB,如何早期诊断是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在“2023亚心国际心血管病大会”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鲁志兵教授就此话题展开精彩分享,医谱学术特将精华内容整理成文,供临床医生参考。

 

 

AMI合并BBB的流行病学

 

AMI合并BBB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国外一项研究[1]入组5570例AMI患者,17.3%患者出现BBB,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比例为10.6%(590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比例为6.7%(374例);新发RBBB比例为3.8%(212例),新发LBBB比例为1.8%(101例)。

 

我国一项纳入526例AMI患者的报告[2]显示,81例(15.2%)患者出现BBB,新发BBB比例为3.4%(18例)。

 

LBBB

 

LBBB是指各种原因致左束支传导发生延迟或阻滞, 激动由右心室经室间隔传入左心室, 导致左心室激动明显延迟。

 

LBBB 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为:

(1)QRS增宽≥120ms

(2)V5、V6、I、aVL宽而顿挫的R波

(3)V1导联QS型

(4)V5、V6导联R波达峰时间>60ms

 

 

在对其进行诊断时,需要关注ST-T改变、症状及全身表现、实验室检查。

 

既往研究[3]显示,出现LBBB提示缺血范围大,AMI伴新发LBBB与30天及1年的死亡率相关,会增加心衰风险,新发LBBB为STEMI的等危征。另有研究[4]纳入15408例参与者,分析LBBB、RBBB和IVCD(不定型的室内阻滞)与冠心病死亡及全因死亡的相关性。研究平均随访21年,结果发现,LBBB与冠心病死亡呈强相关性,与全因死亡也相关,LBBB存在于AMI之前,是心血管疾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AMI合并LBBB

 

临床上,AMI合并LBBB的诊断较为困难。一方面,AMI患者通常突发,无既往ECG,无法判断LBBB是否新发;另一方面,LBBB激动只能沿右束支(RBB)传导,心室初始除极向量由右下向左上,这彻底改变了心室除极顺序,AMI变化会被掩盖。此外,LBBB会在QRS主波向下导联出现ST段抬高及T波直立,掩盖缺血导致ST段抬高。

 

Sgarbossa标准 

 

诊断AMI合并LBBB的Sgarbossa标准公布于1996年[5]

 

 

Sgarbossa标准包括:

(1)ST段抬高≥1mm,且与QRS波主波方向一致(5分)

(2)V1-V3导联中任一导联ST段压低≥1mm(3分)

(3)ST段抬高≥5mm,且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2分)

总分≥3分可诊断AMI伴发LBBB,但是标准1的灵敏度低,标准3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低。

 

根据Sgarbossa标准诊断AMI伴LBBB

 

既往研究[6]证实,Sgarbossa积分与AMI伴LBBB预后相关,积分越高,患者死亡率越高,1年生存率越低。

 

Smith标准 

 

基于血管造影的研究资料,Smith等提出LBBB合并前降支闭塞的诊断标准:无论ST段抬高或压低,以任何导联ST段抬高(压低)值与S波(R波)振幅的比值<-0.25为依据[7]

 

 

基于上述两个标准,修订的AMI伴发LBBB诊疗流程[8]如下图所示:

 

 

AMI合并LBBB诊断线索

 

▪ ST段抬高的形态对AMI合并LBBB判断

 

AMI的诊断不能完全决定于ST段的幅度,ST段抬高的形态对鉴别是否为AMI也有一定的作用。如下图所示,图A为LBBB继发ST段图B为AMI合并LBBB

 

 

▪ T波改变对AMI合并LBBB判断

 

正常情况下,LBBB时ST-T均应和QRS波呈现反向性改变,偏离上述规律者提示AMI的诊断。如下图A、B所示,LBBB时V1-V3导联QRS波以负向波为主,ST段继发性抬高,但T波却倒置或双向性改变,提示AMI诊断。

 

再比如,LBBB时合并宽大高尖的T波,是典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T波形态,同样考虑AMI诊断。总之,ST-T的动态改变有重要鉴别意义。

 

▪ Cabrera征

 

Cabrera征是识别前间壁心梗合并LBBB的心电图征象。1953年,Cabrera和Friedlan首先提出完全性LBBB时,V3、V4导联S波升支出现的切迹(至少50ms),是诊断伴有LBBB的前间壁心梗十分可靠的指标。

 

 

研究发现,Cabrera征是诊断LBBB合并心肌梗死的可靠指标,特异性93%,敏感性45%,准确率90%。

 

▪ Chapman征

 

1957年,Chapman提出:当CLBBB患者心电图I、aVL、V5和V6导联的R波上升支出现切迹(切迹时限≥50ms)时,提示患者发生了AMI。随后,这一特有的心电图表现被称为Chapman征。

 

 

RBBB

 

RBBB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为:

(1)QRS增宽≥120ms

(2)V1或V2导联QRS呈rsR’型或M形

(3)V1导联R峰时间>0.05s

(4)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I、V5、V6导联,T波方向一般与终末S波方向相反,仍为直立。

 

 

AMI合并RBBB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患者发生AMI时,左室某部位坏死心肌丢失的除极向量,出现在QRS波前60~80ms内,并形成心肌坏死时特征性的病理性Q波。因位于心室除极的未阻滞部分,进而使V1导联“兔耳征”中的第一个R波变为Q波,形成损伤型兔耳征,其与CRBBB时V1导联的兔耳征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凭借V1导联这一特殊图形可诊断患者发生了心梗。

 

 

鲁教授指出,AMI伴RBBB不影响诊断。因为RBBB激动传导顺序不变,只是传导速度变缓慢,主要影响QRS波群后半部分向量,而AMI主要影响QRS波群起始向量,两者合并存在时,互不掩盖,不容易漏诊。研究[4]显示,RBBB存在AMI之前,与冠心病死亡及全因死亡无显著相关性。

 

既往文献[9]报道,LAD闭塞常引起新发RBBB,而非LBBB。AMI伴新发RBBB患者的冠脉病变多为前降支或右冠动脉近端的完全闭塞,梗死面积较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且严重泵衰竭的发生率可高达35%~45%,AMI伴持续性RBBB患者的心功能更差,需引起关注。

 

 

病例分享

 

病例1

 

患者男性,58岁,因“间断胸闷半年余,加重伴胸痛1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否认糖尿病史,否认吸烟史。体格检查:血压150/100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晰,HR105bpm,律齐,腹软,双下肢不肿。

 

术前ECG

 

术后ECG

 

造影证实病变位于LAD近端,间隔支前,开通血管后RBBB消失,证实为AMI新发RBBB。

 

病例2

 

患者男性,79岁,因“胸痛1小时”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有糖尿病史,否认吸烟史。查体:血压140/80mmHg,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HR 79bpm,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术前ECG

 

根据Smith标准,V2及V5导联ST段抬高(压低)值与S波(R波)振幅的比值<-0.25,诊断为AMI,造影提示LAD近端闭塞,提示AMI合并LBBB。

 

 

小 结

▪ AMI后出现RBBB更为常见,通常为LAD近端闭塞引起;

▪ LBBB通常由非缺血因素引起,AMI后新发的LBBB提示缺血范围大,但是发生率并不高;

▪ RBBB是AMI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LBBB会掩盖AMI的ECG演变,但RBBB不会;

▪ AMI合并LBBB诊断可以参照诊断流程,利用各导联QRS以及ST-T改变的线索;

▪ 新发BBB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可做到早期干预。

 

文中图片均来自授课幻灯

本文为医谱学术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

 

[1]Melgarejo-Moreno A, et al. Am J Cardiol,2015,116(7):1003-1009

[2]赵文萍等,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1,19(5):261-264.

[3]Belal Al Rajoub ,et al. Heart & Lung,46 (2017):85-91.

[4]Zhang ZM,et al.J Cardiovas Med,2016,17(6):411-417.

[5]Sgarbossa,et al.N Engl J Med,1996,334(8):481-487

[6]Hussam Al-Faleh ,et al. Am Heart J.2006;151:10-15.

[7]Smith SW, et al. Ann Emerg Med, 2012, 60(6): 766-776.

[8] Di Marco A. et al.Rev Esp Cardiol, 2017,70(7): 559-566.

[9]Strauss DG ,et al.JACC,2013 62(11):959-967.

 

 

本文图文来自幻灯

本文为医谱学术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

 

 

 专家简介 

鲁志兵 教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湖北省杰青获得者,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湖北省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武汉大学心肌损伤与修复研究所所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心律失常,擅长射频消融术、起搏器安置术、冠心病介入术、结构性心脏病等介入手术,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9,平均>5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点击关注
医谱学术
点击下载
医谱app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18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