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教授:超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介入治疗挑战与策略

浏览量:1221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脏瓣膜病的患病人群逐渐扩大。对于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的介入治疗,我们也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挑战,例如超高龄患者虚弱程度较高,围术期并发症风险高;围术期药物治疗不同于低龄患者;对于是否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患者本人及家属接受程度较低;以及在术后康复管理方面我们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近期,北部战区总医院徐凯教授在CHINA VALVE HANGZHOU 2024会议中,聚焦超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挑战与策略,建议临床医生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条件、瓣膜病变的复杂性以及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并在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制定完善详细的诊疗策略,共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徐凯教授授课

 

超高龄患者TAVR手术是否获益?

对于接受TAVR手术的患者,评估其是否获益是我们最主要考虑的问题。2020年德国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目前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的90多岁患者(≥90岁)与年轻患者(<90岁)的结果显示:

a.手术成功率高,结果与年轻患者相似;

b.血管并发症和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相当;

c.临床显著性卒中的发生率相当;

d.手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年轻患者;

e.30天和1年死亡率显著高于年轻患者。

 

2022年日本的一项研究,纳入了15028名接受经股动脉TAVR的患者,其中2215人(14.7%)为90岁及以上的超高龄人群。主要评估其30天和1年死亡率,以及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和危及生命或重大出血的复合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该研究中,2013年至2018年间接受TAVR的日本患者中,14.7%为90多岁患者。超高龄人群的1年死亡率和复合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增加21%和24%。超高龄组的STS评分更高(8.8% vs 5.6%),与<90岁的人群相较,30天死亡率和复合终点相似,但超高龄组的1年死亡率(10.3% vs 6.8%)和复合不良事件发生率(13.5% vs 9.2%)有所增加,超高龄组与这些终点事件独立相关。

 

J-TVT(日本经导管瓣膜治疗法)不仅登记了30天和1年死亡率,还与其他针对超高龄患者的大型国际研究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研究之间死亡率的差异可能是由90多岁人群潜在合并症、风险状况和选择偏差的差异造成的。

 

考虑到在工业化国家91岁时,女性在12个月内死亡的概率为14%,男性为18%,我们在J-TVT登记处所见的≥90岁超高龄患者的结果中看到了令人鼓舞的数据。但是,目前仍缺乏在超高龄患者中接受TAVR治疗和未接受TAVR治疗的直接对比数据。因此,未在J-TVT注册表中进行评估的内容应纳入其中。

 

既往荟萃分析也对TAVR手术的疗效进行了比较。该研究90岁以上老人的平均年龄为91.2岁,TAVR的成功率94%,30天死亡率6.1%,1年死亡率20.5%。显然经过适当选择90岁老人做TAVR也是安全有效的。

 

该研究还发现合并估计手术成功率为94.1%,主要血管并发症发生率6.3%,中度以上术后瓣周漏发生率7.5%,围手术期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6%,30天时死亡率汇总估计为6.1%,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为12.6%,1年后死亡率为20.5%。

 

病例一

男性患者,90岁,以“发作性心前区不适16年,再发1天”入院。患者于2003年活动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呈闷胀感,2003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17年桥血管近段行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融后植入Firehark 3.5mm×23mm支架一枚,2019-4-24 AO-OM-PL桥血管中段激光消融后植入xience xpedition 3.5×38mm1枚,RCA近中远段预扩后植入xience xpedition 3.0×38mm,3.0×38mm支架2枚。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诊断:1.主动脉瓣重度狭窄;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1不稳定型心绞痛,2.2 kilip Ⅰ级,2.3陈旧性心肌梗死,2.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5心功能2级);3.高血压3级(极高危)。

 

术前超声:左房36mm,左室50mm,室间隔12-13mm,LVOT 17mm,主动脉瓣收缩期血流速度 4.1m/s,PGmean 33mmlg,射血分数EF 56%,舒张末期容积EDV 143ml,收缩末期容积ESV 62ml,主动脉瓣狭窄(重度)伴关闭不全(轻度),二尖瓣后叶钙化伴反流(轻度),三尖瓣反流(轻度)。

 

术前CT

外周入路评估符合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标准

股动脉穿刺造影

根部造影,22mm球囊扩张

图左:L26 定位+释放;图右:术后造影

术后右股动脉造影显示良好

 

该患者术后1个月超声复查可见:主动脉瓣收缩期血流速度1.0m/s,峰值PG 4mmHg,平均PG 2mmHg;主动脉瓣周近室间隔侧可见少量反流束,主动脉中可见微量束,二尖瓣见少量束,三尖瓣见微量束。

 

病例二

女性患者,91岁,主诉为活动后气短9个月,加重20天。患者于2021年11月始于上3层楼梯或快步行走数十米时出现气短,伴乏力;2022-8-17日外院诊断“心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狭窄(重度)。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2年前因肢体麻木外院诊断为脑梗塞。

 

辅助检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Ⅰ、aVL、V2-V6导联ST-T改变;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狭窄(重度)伴关闭不全(中度),二尖瓣中度反流,室间隔厚度12-23mm,SAM(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征阳性,左室流出道速度3.4m/s,压力阶差46mmHg,EF 0.51。最后诊断: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心功能Ⅱ级;心律失常 间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2级(很高危);慢性肾功能不全。

术前超声

术前CT

根部造影

L23瓣膜释放

 

术后即刻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收缩期血流速度2.05m/s,峰值PG 21mmHg,平均PG 10mmHg。主动脉瓣中心部见微量,主动脉瓣瓣周见少量束。

 

总结

重度AS超高龄患者TAVR治疗的获益是明确的。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包括虚弱指标等;术中应严格监测血流动力学,避免循环崩溃。此外,我们还应特别关注入路(很多老年患者合并有外周血管的问题),造影剂肾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围术期感染(术后尽早拔出尿管,避免尿路感染)等问题。对于老年患者,我们推荐在围术期制定降阶的抗栓方案,预防出血事件;并关注术后康复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徐凯 教授

北部战区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血管研究基金会”访问学习,作为第一术者,已完成“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6000余例,作为第一术者完成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近300余例。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副主任委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作为副主编完成著作一本,作为编者参与编写著作20余册,曾多次受邀在国际心血管会议上发言,包括欧洲心脏病介入大会(EURO PCR),美国经导管介入治疗大会(TCT)及美国华盛顿心血管研究技术(CRT)会议等。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