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成功实施全国首例房颤脉冲电场日间手术

浏览量:2028
 
 
 

日间医疗是医疗机构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前提下,为患者提供24小时内完成住院全流程诊疗服务的医疗服务模式。推进日间手术模式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阜外医院日间手术中心于2024年9月29日启用,以心脏手术标准打造,配备先进的硬件设施、经验丰富的医疗和护理团队,力求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和家属营造安心、舒适的环境。

2025年3月1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简称“阜外医院”)姚焰团队成功完成全国首例房颤脉冲电场消融(PFA)的日间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3小时即安全出院,实现了“当日入院、当日手术、当日出院”的高效诊疗模式。

 

 
创新技术引领精准治疗,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本例患者为67岁男性,房颤病史8年,近期症状复发来院就诊,医护团队依托日间手术中心高效平台,运用PFA新技术开展精准治疗。

术中,丁立刚教授通过高精度三维基质标测全面评估患者心房的电生理状态,结合PFA系统的智能化环路自检功能,有效规避金属器械短路风险,精准定位异常电信号区域并完成消融。手术全程仅1小时,患者术后即刻恢复窦性心律,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当晚及次日随访患者无不适症状,且无房颤复发。

图:术前基质图和术后基质图

 

 
日间手术模式赋能医疗资源优化
 
 
 

阜外医院日间手术中心通过标准化流程管理,将术前评估、手术实施、术后观察等环节进一步压缩,使患者能在数小时内完成当日入院、当日手术以及当日出院。此次PFA技术的成功应用,进一步验证了日间手术模式与创新技术结合的可行性,在提升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优化患者体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姚焰表示:“此次PFA技术与日间手术模式的结合,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我们将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管理模式双轮驱动,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作出更大贡献。”

 

 

专家简介

丁立刚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现任内科管委会副主任、心律失常一病区副主任兼医务处副处长。200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为专业特长,在疑难、复杂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再同步(CRT)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年手术量位列国内同年资术者前列。专注于复杂房性心律失常、器质性室速的机制研究及导管消融,连续多年在国内和国际房颤治疗大会、心脏病大会作为主要术者进行房颤和器质性室速的手术演示。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委,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通讯编委,实用心电图学杂志编委。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文章40余篇,包括Heart Rhythm、Europace、J Electrocardiol等国际心律失常知名杂志,署名文章40余篇,参编著作8部。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国内会议发言交流。因在心衰CRT治疗方面的独到见解在中国起搏高峰论坛获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作为骨干参与多项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多次赴德国及美国知名心律失常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及学习。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华夏医学进步奖一项。

 

 

 
- End -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500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