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经典心衰患者药物治疗解析
心衰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患者多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其中以肾功能不全最为常见,这也是造成患者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本文对一例经典心衰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综述与解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病例概况:
【患者一般资料】
性别:男 年龄:69岁
主诉:反复胸闷气喘1年余,加重1天
【现病史】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喘不适,活动后症状加重,活动耐量明显降低,严重时稍加活动则胸闷气喘,夜间平卧受限,需侧卧位或者高枕卧位,同时伴有乏力纳差及双下肢重度水肿,偶有咳嗽无痰,现患者症状反复发作,1天前症状加重,患者遂至我院门诊就诊,考虑诊断为“心力衰竭”收住我科。
【既往史】
既往“糖尿病9年,平时口服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血糖控制尚可,“高血压”20余年,最高血压160/90mmHg,不规律口服依那普利,“脑梗死”“冠心病”5年余,现口服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硝酸异山梨酯。
【个人史及家族史】
无吸烟及饮酒史,否认肿瘤家族史。
【入院查体】
T :36.5℃;P:84次/分;R:20次/分;BP:122/82mmHg
神清,精神差,查体不满意,口唇紫绀,呼吸急促,颈静脉怒张,双肺可闻及广泛湿罗音;心率 84次/分,律齐;双下肢重度水肿。
【辅助检查】
肌酐↑ 134.1 mmol/L;尿酸 ↑ 463 mmol/L;钠 ↓ 134 mmol/L;NT PRO BNP ↑ 9489.06 pg/ml;白蛋白 ↓ 34 g/L

心脏超声(2024.01.15)
1.EF 28%,左室射血分数及舒张功能减低。
2.左心及右房增大。
3. 肺动脉中度高压、
4.二尖瓣中度返流,三尖瓣重度返流。
5.左室下壁室壁变薄,考虑陈旧性心梗

临床诊断:
1.全心衰竭心功能IV级
2.陈旧性心肌梗死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5.心脏瓣膜病
6.脑梗死个人史
【入院后治疗方案】(2024-12-13)

进一步诊疗经过:
尿量变化:首日尿量较少,次日换用利尿合剂(其中呋塞米100mg),尿量增加不明显!
利尿剂抵抗的诊断标准
1、一般来说,是指每日静脉注射呋塞米剂量大于等于80mg或相当于上述呋塞米剂量的其他利尿剂,但仍达不到适当的尿量。
2、利尿剂应用过程中,利尿作用下降。具体是指在适当的利尿剂剂量下,体重每天减少不到0.5~1.0kg。
利尿剂抵抗原因
1、肾功能不全:如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
2、利尿剂到达肾小管的障碍:包括利尿剂肠道吸收受阻、肾小管严重病变等。
3、药物相互作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与利尿剂合用导致利尿作用下降。
4、低蛋白血症:利尿剂需要在体内与蛋白质结合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
5、低钠血症:低钠血症引起远曲小管钠盐转运减弱或醛固酮增多症,导致钠潴留。
6、食物影响:如高钠饮食,随食物服用利尿剂会导致吸收减少。
利尿剂抵抗危害
与总病死率、猝死和泵衰竭导致的死亡独立相关。
患者存在利尿剂抵抗,第三天托伐普坦+重组人脑利钠肽(3天),尿量较前显著增加,应用1周后双下肢水肿消退明显;间断使用利尿合剂及托伐普坦。

【出院治疗方案】

门诊复查:
复查NT-PRO BNP及电解质相关指标
血清学指标提示长期规律服用托伐普坦有效降低BNP及对电解质无明显影响
NT-proBNP:106.344 pg/ml;肌酐 62.6 mmol/L;尿酸 343 mmol/L;钠 143 mmol/L
【病例特点及体会】
1.我国心衰疾病负担沉重,利尿剂作为治疗充血性心衰的基础,传统利尿剂有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利尿剂抵抗等不足,并可增加心衰再住院风险及心血管死亡率,新型抗心衰药物的恰当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2.指南指出:对于入院时心功能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GDMT优化治疗并动态评估心功能,时机允许可考虑其他治疗,在选定的HFrEF(EF≤35%),且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合适的患者中,手术血运重建加上GDMT有助于改善症状,降低心血管再住院率和长期全因死亡率。(2022年AHA/ACC/HFS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
病例点评:
点评专家: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晓晨 教授
一、典型病例
这是一个较为常见的临床危重病例,患者系69岁男性。因“反复胸闷气喘1年余,加重1天入院“。既往存在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体征:T :36.5℃;P:84次/分;R:20次/分;BP:122/82mmHg,口唇紫绀,呼吸急促,颈静脉怒张,双肺可闻及广泛湿罗音,双下肢重度水肿。NT-proBNP 9489.06 ng/L;心电图提示肢体低电压、前壁Q波;心脏彩超:LV 59mm、LVEF 28%、左室下壁室壁变薄、伴有肺动脉中度高压、.二三尖瓣重度返流和少量心包积液。虽然未经冠脉造影证实,但临床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HFrEF ),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基本明确。 作者经利尿和心衰的GDMT处理,心衰得到了有效控制,顺利出院。
二、病例亮点:
1.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管理遵循了指南,使用了使用新金三角(ACEI、BB、MRA和 SGLT2i 的新四联方案。随着对于心衰病理生理机制的不断探索,心衰的药物治疗从“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治疗策略,逐渐转变为神经内分泌拮抗治疗策略。如今,心衰药物治疗又迎来以ARNI类药物和SGLT-2抑制剂为代表的新格局时代。
2.精准判断患者存在利尿剂抵抗。利尿剂抵抗(DR)是使用利尿剂后仍无法消除液体潴留,即使增加利尿剂剂量但充血状态仍持续,利钠、利尿反应仍降低或消失,即静脉用袢利尿剂呋塞米剂量达80 mg/d(或其他等效剂量)仍不能有效缓解充血,表现为对利尿剂的反应减低甚至完全失效,可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病死率与再住院率。 DR发生与肾前性、肾性因素有关,其预后较差,与HF恶化、肾功能恶化、长期不良事件的风险较高有关。
3. 选择了合适的利尿剂,科学管理容量。本患者以LVEF下降,心衰伴随显著钠水潴留,从治疗初期利尿反应来看,患者存在明显利尿剂抵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托伐普坦为一种可拮抗血管加压素V2受体的排水型利尿剂,可通过抑制自由水重吸收而减轻心脏容量负荷、 改善心衰症状、保护肾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住院率、改善长期预后。
三、需要优化之处
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可以根据心衰的程度和变化情况适时使用或换用ARNI;患者可择期明确冠脉病变程度,尽可能完成在血管化治疗,改善临床预后;缺血性心肌病,lVEF d低于35%患者,应建议患者植入ICD。
- End -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