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周2025|吴永健教授:奋楫结构“心”时代,同心筑未来!

浏览量:1259

2025年10月20日至26日,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会——“第九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学术活动周”(中国结构周2025)将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武汉等地,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同步召开。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诚邀您相约2025中国结构周,共赴结构性脏病领域的学术之约!

 

大会执行主席 吴永健教授

四海破浪,引领国际潮向
今年恰逢TAVR技术在中国落地十五周年。中国结构周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从起步到腾飞的生动见证。伴随着我国在该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结构周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已成长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的结构性心脏病大会。吴永健教授指出,今年的中国结构周将延续其“周”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线上线下的多元交互,让会议的影响渗透至每一个关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医者与患者。手术直播是中国结构周的灵魂,它超越了语言的障碍,成为技术交流最直观、最坦诚的“世界语”。通过实时转播,与会者得以“零距离”观摩国内外顶尖术者的手术全程,从器械选型到策略制定,从并发症预防到应急处置,每一个关键细节都得以真实呈现。如今,参与手术直播的海外中心已遍布全球,这种深度的国际互动,不仅彰显了“中国经验”获得的广泛认可,更搭建起一个无国界的交流平台,让全球同仁共享技术精粹,共促学科发展。

 

纵深探索,聚焦前沿与多学科协作

在结构性心脏病的广阔领域中,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果说TAVR技术已奠定成熟的基石,那么二尖瓣、三尖瓣的介入治疗无疑是当前最具活力的前沿阵地。国内最早开拓、经验最丰富的顶尖术者团队将倾囊相授,分享宝贵的实战经验、最新器械的临床应用心得,并共同探讨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吴永健教授强调,成功的瓣膜介入手术离不开强大的团队支撑。本届结构周在手术演示、专场设置、病例讨论等各个环节,都将充分展现多学科协作模式的精髓,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式医疗理念落地生根。

 

全球视野,搭建零距离国际桥梁

2025中国结构周的国际化维度将全面提升,为与会者搭建与全球顶尖专家无缝对接的平台。通过国际频道的多台实时手术转播,与会者将仿佛亲临欧美顶尖心脏中心的导管室,观摩国际大师处理复杂病例的精湛技艺与决策艺术。在国际前沿论坛东西方智慧的碰撞与技术流派的交融中,国内外专家将分享最前沿的突破,预判未来技术趋势

 

 

青年为笔,谱写时代注脚;创新为火,照亮国际舞台!

青年英才,是学科发展的基石,更是引领未来的希望。吴永健教授表示,中国结构周始终致力于为青年才俊搭建展示才华、快速成长的舞台。病例比赛将再次点燃战火,与会者将见证新生代力量展现扎实功底与沉稳决策的精彩瞬间。“原创研究专场则为在实验室与临床一线默默耕耘的青年学者准备了高光时刻。每一个创新构想、每一次探索突破,都将在这里获得充分展示、真诚尊重与热烈喝彩。

2025年10月20日至26日,让我们线上线下齐聚,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武汉五城联动中,让结构周成为“你的周、我的周、大家的周”,共同绘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宏伟“心”蓝图。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点击下载
医谱学术
点击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3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