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AHS.25 | 冠脉介入并发症论坛:从识别预警到应急处置,全流程策略筑牢介入安全防线

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期间,“冠脉介入并发症论坛”专场成功举办。论坛分上下两节,由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立国教授、青岛市市立医院邵一兵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苑海涛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李曦铭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国哲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杨巍教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晋群教授及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王欣教授联袂主持。与会专家围绕冠脉介入治疗中的核心安全问题,从入路管理、分叉保护到支架血栓、穿孔、气体栓塞、旋磨嵌顿及过敏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进行了系统性的策略梳理与经验分享,旨在构建全流程的安全防线。
窦克非教授:分支保护的策略和并发症防治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窦克非教授首先强调了分支血管的重要性,并系统介绍了导丝拘禁、反转导丝技术及DK Crush等双支架策略。他重点分享了其团队开发的评分工具,该工具可通过基线造影特征评估分支闭塞风险。对于已发生闭塞的分支,窦教授介绍了重新导丝、小球囊掘进及微导管掘进等多种行之有效的“补救”技术。
赵然尊教授:血管入路并发症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赵然尊教授全面梳理了股动脉与桡动脉两大入路途径的并发症。他指出,股动脉穿刺相关的腹膜后血肿隐匿且危险性高,需及时CT排查;假性动脉瘤可通过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有效处理。对于桡动脉,前臂血肿及骨筋膜室综合征虽少见但后果严重,他强调了全程加压包扎的重要性。
柯永胜教授:支架血栓——介入医生的恶梦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柯永胜教授将支架血栓形容为“介入医生的噩梦”,并深入剖析了其发生原因。他指出,患者因素、病变复杂性以及技术因素(如支架膨胀不良、贴壁不佳)是导致血栓的核心。他通过OCT和IVUS影像展示了支架匹配不良的案例,强调了腔内影像学在指导复杂病变支架植入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韩战营教授:冠脉介入术中气体栓塞的预防及处理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战营教授指出,气体栓塞绝大多数为医源性,虽少见但后果严重。他详细列举了气体进入的途径,包括造影剂排气不充分、器械回撤过快导致负压、球囊破裂以及IVUS导管冲洗不当等。他强调,预防是重中之重,术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规范操作,尤其是“第一枪”造影前的彻底排气。
高国峰教授:冠脉穿孔病例:不同的原因以及不同的处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国峰教授通过病例展示了不同类型冠脉穿孔的精准处理策略。对于导丝引起的远端穿孔,他推荐使用可吸收缝线或明胶海绵进行栓塞。对于CTO段内或器械造成的近中段穿孔,他展示了球囊封堵、明胶海绵注射乃至使用“自制覆膜支架”进行封堵的实战经验,强调了根据穿孔原因和部位选择定制化方案的重要性。
赵林教授:CTO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识别与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赵林教授聚焦于高危CTO介入中的并发症。他指出,穿孔和心包填塞是CTO术中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他通过病例展示了侧支穿孔使用弹簧圈栓塞、主支穿孔使用带膜支架封堵的流程。赵教授强调,术者必须保持冷静,备好弹簧圈、覆膜支架等“工具箱”,并与外科团队建立良好协作。
王红石教授:冠脉穿孔的快速识别与处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红石教授系统阐述了冠脉穿孔的快速识别、Ellis分型及处理流程。他强调,高龄、女性、严重钙化是高危因素。一旦发生穿孔,首要措施是立即进行球囊封堵,同时评估血流动力学,必要时果断行心包穿刺。他突出了早期识别和流程化处理的极端重要性。
黄榕翀教授:磨头嵌顿及处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黄榕翀教授分享了旋磨术中“磨头嵌顿”这一罕见并发症。她分析,嵌顿多发生于严重钙化、长病变或成角病变,术者被动旋磨、磨头转速下降是主因。她强调,处理嵌顿切忌强行回拉,应尝试轻轻前推或使用指引导管延伸导管辅助。黄教授指出,预防远胜于处理,坚持“主动旋磨”、选择合适磨头是避免嵌顿的关键。
公永太教授:PCI术中过敏性休克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公永太教授介绍了一种极为凶险的并发症——PCI术中过敏性休克。他强调,其发病迅猛,抢救措施包括立即停用过敏原、首选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快速液体复苏和保障气道通畅。公教授特别分享了一例合并Kounis综合征(过敏性冠脉综合征)的罕见病例,展示了应对复合危重症的综合能力。
曹政教授: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陷阱

十堰市太和医院曹政教授聚焦于分叉病变的治疗陷阱,核心在于边支急性闭塞。他指出,斑块移位和嵴部移位是主因,而单纯的导丝保护作用有限。他对比了多种球囊保护技术与crossover保护策略。曹教授特别提到,对于钙化分叉病变,冲击波球囊(IVL)技术因其能在保护边支的同时修饰钙化,为此类复杂病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结语
本次冠脉介入并发症论坛通过上下两节共十场高水平的专题报告,系统性地复盘了从血管入路到复杂病变处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陷阱”。与会专家的深入分析和宝贵经验充分表明,并发症虽是介入医生不愿面对的挑战,但通过标准化的术前评估、精细化的术中操作、标准化的应急预案和多团队的协作,绝大多数并发症均可防可控。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提升我国冠脉介入治疗的整体安全性、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