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 2025重磅!马长生团队Circulation原创研究揭示达格列净未减少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
2025年11月7日至10日,美国心脏协会年会(AHA 2025)在美国新奥尔良盛大召开。由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蒋超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开展的DARE-AF研究(Dapagliflozin on Recurrence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成功入选本次大会的Late-breaking Science环节。
该研究为首个在无达格列净适应证(非糖尿病、无心衰、无慢性肾脏病)的持续性房颤患者中,评估达格列净对导管消融术后早期房颤复发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美国当地时间11月9日上午,马长生教授团队赵紫旭博士代表DARE-AF研究团队在AHA大会Late-breaking Science主会场发布了DARE-AF的主要研究结果,并且该研究结果同期发表于国际心血管顶级期刊《Circulation》。

研究背景
导管消融是房颤节律控制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早期(3个月内)复发仍然常见并预示着长期复发风险。既往多项观察性研究表明SGLT2i在糖尿病、心衰或慢性肾病患者中与较低的房颤复发风险相关。对于在无既往适应证的房颤患者中短期使用达格列净能否降低术后早期房颤复发,仍缺乏随机对照证据。
研究设计与方法
DARE-AF是一项前瞻性、单中心、开放标签、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该研究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
研究对象:纳入对象为首次接受导管消融的持续性房颤且无达格列净的I类适应证(糖尿病、心衰、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关键排除包括持续性房颤诊断时间>5年、左心房前后径>50 mm、正在服用SGLT2i、严重结构性心脏病或存在导管消融相关禁忌等。患者入组后将1:1随机分配至达格列净组或对照组。
-
达格列净组:消融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达格列净10 mg,每日一次,持续3个月
-
对照组:常规治疗
主要终点:消融术后3个月由连续7天单导联心电贴监测获得的房颤负荷。
次要终点:包括3个月内的房颤复发率、左房结构变化、生活质量(AFEQT)等。
研究结果
-
DARE-AF共纳入200例患者,其中198例患者完成3个月研究随访。绝大多数患者接受射频消融(97.5%),所有患者均行双侧肺静脉隔离,并且绝大多数患者接受了额外消融策略,如线性消融、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等。
-
干预组患者药物依从性良好,86%的患者用药时长超过计划用药疗程的80%。
-
消融术后3个月的房颤负荷在达格列净组(7.5±23.6%)及对照组(8.1±25.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利用线性回归进行敏感性分析亦无显著差异(平均差异=0.98;95%CI 0.68-1.41;P=0.89)。
-
达格列净组29例(29.5%)及对照组28例(28.0%)出现房颤早期复发,(HR=1.11,95%CI 0.66-1.86,P=0.70)。两组在左心房前后径减少程度及AFEQT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方面差异均不显著。
-
研究过程中与达格列净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1例低血压及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
研究结论
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术后短期使用达格列净并未显著降低房颤负荷,也未改善左房重构或生活质量。
研究意义
DARE-AF是为首个在无既定SGLT2i适应证的持续性房颤患者中,采用随机对照设计评估达格列净在术后早期降低房颤负荷与复发的疗效的研究。该试验结果提示既往观察性研究中SGLT2i与较低房颤复发相关的发现,可能主要通过改善糖尿病、心衰或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代谢状态而产生的间接获益,而非直接产生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此外,研究也提示若要进一步探究SGLT2i对减少房颤的潜在作用,可能需要更长期的服药时间或在合并心衰的高危患者中开展进一步高质量试验。
在AHA 2025会议现场,该研究受到国内外心血管同行的广泛关注。主要研究者蒋超教授、研究主要执行者赵紫旭博士接受了包括Radcliffe Cardiology在内的多家专业心血管专业媒体采访。

-END-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