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RDN丨谢良地教授:指南引领,突破创新,RDN技术开启高血压治疗新纪元

浏览量:4209

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日益得到领域专家广泛认可,RDN疗法成为继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后高血压治疗的第三驾马车得到学界的广泛共识。

 

为促进RDN疗法的规范应用,传达RDN最新前沿新声,《医谱学术》特创办“对话RDN”学术专栏,聚焦RDN领域前沿进展,围绕RDN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倾听权威专家的独到见解,展望RDN未来蓬勃发展之景。

 

近期,万众瞩目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重磅发布,为我国高血压防治作出权威指导。新指南既具中国特色,又在学术层面与时俱进,是一部兼具实用性和教育性的指导性文件。

 

为深化学界对新版指南的认识,进一步推动指南落地,“对话RDN”第十五期,我们特邀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良地教授对新版指南更新要点,RDN人群选择、具体获益及创新器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分享。

 

 

释疑·洞察·展望

 

谢良地 教授

新版指南明确指出,现有研究结果已充分证明了RDN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推荐对药物难以控制或药物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可以考虑开展RDN治疗。

 

指南引领,技术革新

从新版指南看中国高血压防治新趋势

《医谱学术》:历时三年的精心打磨,学界期待已久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终于正式发布,为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作出了权威指导。作为指南编写专家组成员,请您介绍下新版指南中,高血压器械治疗部分的更新要点,以及这些更新内容背后的考量?

谢良地教授:自1999年首次发布以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已然成为我国高血压防治领域的关键指导文件。随着国内外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实践经验的持续积累,该指南分别于2005年、2010年、2018年进行了三次修订。每一次的更新都紧密跟随国内外医学研究的前沿进展,持续优化高血压的诊断、治疗以及管理策略。近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再次完成更新并发布。此次指南的更新,乃是经过多年深入探究与审慎权衡的成果。它全面整合了高血压诊断和治疗领域的最新概念、理论突破,以及在药物和辅助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其中,就高血压器械治疗的指南更新,值得一提的是RDN的推荐程度提高。此前的指南中对RDN技术未进行深入的剖析和介绍。然而,各项RDN临床试验结果公布以及RDN相关器械在中国与美国获批,RDN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得到更进一步的验证,所以此版指南特地增添了对RDN技术的详尽阐述,新版指南指出:

 

  • 现有研究结果证明了RDN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对药物难以控制或药物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可以考虑开展RDN(Ⅱb,B)。

 

  • RDN需要在有丰富高血压诊治经验,能够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病因鉴别的科室有序开展(Ⅰ,C)。

 

此版指南对于RDN技术的介绍与推荐,标志着高血压器械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进步。

 

精准定位,持续探索

RDN技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适应证与未来展望

《医谱学术》:新版指南对于RDN的适用人群给出了清晰的指导意见,请您结合新版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对RDN的人群选择进行观点分享?

谢良地教授:现有的国内外指南对RDN的描述皆限定于原发性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范畴,此限定具有充分的依据并得到了学界的充分肯定。

 

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国内外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始探索RDN技术在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那些尽管接受了传统治疗但血压控制仍存在困难的患者。这些研究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即便如此,指南仍然强调RDN技术应用于原发性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并且着重强调要全面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这是因为尽管RDN技术已经显示出技术成熟度,并且在降压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得到了验证,但其在更广泛人群中的长期效益和安全性仍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数据来支持,以便为未来的治疗指南提供更加坚实的依据。

 

多维获益,全面降压

RDN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创新应用与患者益处

《医谱学术》:您认为将RDN应用于新版指南推荐的患者群体,可能为患者带来哪些具体的获益?

谢良地教授:RDN作为一种创新的高血压治疗手段,将其应用于指南推荐的患者群体,可能带来如下获益:

 

(1)为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带来新选择:对于已经使用了足够剂量和种类的降压药物,但血压控制仍不理想的患者,RDN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2)全天候血压控制:对于在特定时段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以及服药依从性欠佳的患者,RDN能够充当辅助手段,实现全天候降压。

 

(3)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降低血压: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以及肾脏排钠功能下降等。RDN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干预肾脏的交感神经机制,降低全身交感神经活性,从而协助降低血压。

 

(4)改善患者依从性:临床研究表明,RDN治疗后,患者因减少了药物使用,血压控制得到改善,服药依从性也相应提高。

 

(5)保护脏器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在于对心脏、大脑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RDN通过辅助降低血压,有助于保护这些器官,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创新驱动,健康共赢

国产RDN器械引领高血压治疗新纪元

《医谱学术》:近期,我国国产RDN器械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中国RDN器械的研发与世界发达国家并驾齐驱,您认为RDN正式应用于临床以后,对于我国高血压管理工作和学科发展带来哪些积极的推动作用?

谢良地教授:RDN产品的上市对于我国高血压治疗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助力我国高血压诊疗跃上新高度。国产RDN器械的成功上市,对临床医生,尤其是高血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而言,是必须予以关注的重大进展。期望通过创新的治疗理念和技术手段,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够在未来引领国际学术走向。

 

(2)引领我国器械研发步入自主创新新时期。过去,我们对RDN的关注主要基于医学角度,且所使用的器械设备均为进口;如今,国产器械获得NMPA批准并即将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医疗设备研发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也预示着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3)促进多学科协同发展。我们期望国产RDN器械不仅在降压领域发挥作用,而且能够推动心血管乃至整个医学领域的技术进步。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拥有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服务于国内外患者,为全球高血压治疗和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4)增强国际竞争力。国产器械在设计上已展现出独特优势,例如魅丽纬叶的Netrod®星带™网状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采用独特的三维可控扩张网篮+独立六电极六通道+全象限消融,这一创新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国产医疗产品问世,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医疗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基层攻坚,知识普惠

以“健康血压中国行”公益活动促基层RDN全面发展

《医谱学术》:您作为全国知名的高血压专家,同时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从2010年起就开始推行“健康血压中国行”系列公益活动。请您简单的介绍一下该公益活动的内容,未来“健康血压中国行”系列公益活动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谢良地教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推动高血压的基层防治工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健康血压中国行”系列公益活动的核心目的是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预防措施以及其对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尤其是针对西部基层等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我们开展了诸如“送医送药”“普及科学知识”等多项重要活动,令众多人群从中受益,同时显著提高了基层医生在高血压防控方面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目前我们仍在继续推进这个项目,特别是针对RDN这一新技术的普及。现阶段,许多基层医生对RDN了解不足,可能存在两种极端认识:一是期望过高,认为它能解决所有高血压问题;二是在患者选择上存在误区。通过“健康血压中国行”活动,我们将宣传RDN的特点、适用人群和益处,以提高基层医生乃至公众对此技术的认识。这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在面对难治性或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时,能够更快速地接受并采用这项技术。同时,基层医生在遇到治疗难题时也能想到利用RDN,从而缩短专科医生与基层医生在技术层面上的差距。

 

结  语

RDN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是医学领域的一次技术革新,更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一技术的成功研发和应用,不仅将造福国人,也将为全球高血压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随着我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深入,我们期待RDN技术能够成为推动全球高血压治疗发展的新引擎,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专家简介 

谢良地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美国心脏病学院专家会员(FACC)

欧洲心脏病学院专家会员(FESC)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全科医学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老年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心血管病学会常务委员

中华高血压杂志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所长

 

 

 

 

关注我们
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图片

表情

发表留言

暂无留言

输入您的留言参与专家互动

100
评论
收藏
分享
Copyright©2024 远大康程 京ICP备14005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