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19:00,可降解学苑“护心无形 介入无痕--大师讲”第六期精彩开讲!这一次,让我们跟随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曹进教授,在指南与实践中,精准把握PFO封堵适应症的选择,共享可降解PFO封堵器治疗经验。
伴随着TAVR技术发展成熟,以及临床循证快速更新,TAVR手术人群年轻化趋势日益显著,全生命周期管理已成为近两年TAVR领域热门话题,而对于冠脉堵塞“高”风险人群,若直接植入烟囱支架,则会显著增加TAVR后PCI难度,因此,对于此类人群,如何进行术前精准评估,制定合理手术策略,已经成为热点之一。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25年开年之际,一项来自中国的创新器械——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正以燎原之势点亮全球患者的生命之光。
近日,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碧教授、张恒教授及陈耀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41岁男性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实施了可降解ASD封堵器植入术。作为全国首批、安徽省省级公立医院首例可降解ASD封堵术,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区域内可降解ASD封堵器应用的空白,更为全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提供了成功范例。
自获批上市以来,Netrod®星带™ RDN系统在全国各大三甲医院广泛开展临床应用,为高血压患者带来切实获益。本期“对话RDN”,我们有幸邀请到Netrod®星带™ RDN全国首批临床应用中心——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就RDN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心得展开分享。
2025年1月20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重磅推出的《北三心声》栏目——第7期精彩开启。在本期的大查房活动中,专家们将目光聚焦于一位78岁的患者。该患者主诉间断心悸8个月,下肢水肿1个月,本次入院被明确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合并二尖瓣反流。然而,其背后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亟待进行详细探究。
2025年1月15日,榆林市第一医院杨利国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44岁、患有房间隔缺损(ASD)的女性患者,实施了可降解ASD封堵器植入术。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陕北地区在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填补了区域内可降解ASD封堵器应用的空白。未来,随着可降解ASD封堵器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有望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助力先心病治疗迈向新的高度。
共评选出“国家杰出医师”100人,“国家优秀青年医师”200人。
2025年3月29日-3月31日(当地时间),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ACC.25)将在美国芝加哥隆重举行。
1月21日,中华医学会官网发布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名单”。